碑学与帖学.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碑学与帖学

??????????????? 碑学与帖学碑帖是书法的永远主题。碑学、帖学虽区区四字,但其中原委大可探究。   碑学亦称碑版学,是一门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文字内容、拓本真伪的专门学问,属传统金石学范畴。碑学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北碑,二专指魏碑。应区别北方的碑版和北朝的碑版。碑学始于宋代。清中叶以后,帖学衰微,金石大盛而碑派书法兴起,经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源,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助其澜,始成巨流。   帖学是一门考订法帖源流、优劣,拓本的先后,粗陋,以及书迹的真伪与文字内容的专门学问。与“碑学”对称。约始于五代,盛行于两宋。其影响一直波及元、明、清书坛。   帖学、碑学在创作层面上又有碑派、帖派之分。梁启超在其《饮冰室文集》中写道:“南帖为圆笔之宗,北碑为方笔之祖。遒健雄浑、峻峭方整,北派之长也。《龙门二十品》、《爨龙颜碑》、《吊比干文》等为其代表。秀逸摇曳、含蓄潇洒,南派之长也。《兰亭》、《洛神》、《淳化阁帖》为其代表。”从书法审美上讲,碑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质朴之美、刚健之美、雄强豪放之美,帖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飘逸之美、潇洒之美、妍媚之美。如果说帖派书法属于“优美”风格的话,碑派书法则属于一种“壮美”的风格。   唐宋时期,随着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以“二王”为圭臬的帖派形成。帖派书法作为主流书法话语,风行中国书坛一千多年。由质到文是书法审美趋向自觉的标志,也是书法臻于成熟的体现。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帖派那妍媚典雅一路书风在其发展演进中,至明清时,逐渐失去风骨而陷入软媚、油滑之中,走向了帖派的反面而使人生厌。帖派衰微而碑派勃兴,一兴一衰的相互转化,却引起了书法审美观的深刻变化。清中叶时期,掀起一股席卷海内的发掘地下的碑、碣、志的热潮,于是汉魏时期的书法开始为书家所熟悉,人们于二王和阁帖书法之外找到了新的创作源泉。碑派书风那朴茂的雄强的风骨,给帖派的纤媚油滑注入了新的创作活力。在这划时代的书法变革中,也涌现出了像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张裕钊、康有为、李瑞清、曾农髯、吴昌硕、于右任等前无古人的一代大师群。   碑派书法兴起一百多年以来,对碑派、帖派书风差异特性讲得多,而碑帖互补讲得少,对于这一点康有为是清醒的,他说:“自宋后千年皆帖学,至近百年始讲北碑,然张廉卿集北碑之大成,邓完白写南碑而无帖,包慎伯全南帖而无碑。千年以来,未有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鄙人不敏,谬欲兼之。”此番话何等通彻,何等自信,可谓大手笔、大豪情!   应该说,康有为是在谋求继承碑学的有效形式和帖学的合理内核,走一条碑帖相融的路子。我们也应知道,碑帖相融并非只是简单地将碑的笔法和帖的笔法结合在一起,更需要风格、审美诸多因素的完美融合,进而把碑派和帖派的特征融于一体。碑帖相融天地宽。但碑帖相融非常难。我们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我们探索三十年或五十年。 ──兼论碑学大家郭沫若 ??????????????????????????? 曹利华?乔何 《书法报》分两期发表了帖学、碑学“五人谈”,很受启发。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碑与帖的风格特征如果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和规范,那么对书法的学习、创作和评价都会造成很大的困难。 这里我们首先要对概念重新明确一下:所谓帖学,是指崇尚魏晋以下,如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所谓碑学,是指是由于清代的阮元,提出了南北书派,即《北碑南帖》论,后经邓石如,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竞相发挥,便形成了与崇帖对峙的尊碑学派。 帖学与碑学作为学科的确立比较晚,但是帖学与碑学的存在却很早,从起源的角度可以推至文字的初始阶段,但是作为两个书派的明确出现,那就是南北朝时期。北碑南帖的出现有其发展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等背景的多种因素,但是从艺术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的审美需求来看,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西方古希腊时期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即优美;到了古罗马时期则提出了非“和谐”的美,即“崇高”。这相当于中国先秦时期《周易》中所提出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碑学之美就是阳刚之美、崇高之美;帖学之美就是阴柔之美、和谐之美。前者由于形式的怪、丑,必然有一个从痛感向美感的转化,如康德所说:“先有一种生命力受到暂时的阻碍的感觉”,然后有一种“更强烈的生命力的洋溢迸发”。碑学往往用一种违反常规的点画形式来表现深层的内心感受,由于形式的怪、丑,必然先引起人们异乎寻常的感觉,一旦当人们深入地感受到艺术内涵的真实意韵时,就会引起心灵的震撼。而帖学则不然,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的统一,作品传达给人们的是直接的美感,因此会很愉悦,很享受,它没有一个心理的转换过程。碑学和帖学是书法艺术的两种最基本的形态,二者的关系是: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