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经络论.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经络论

1.含义:十二经脉循行的体表区域,亦是十二经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2.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疾病传变层次 皮-络-经-腑-脏 疾病反应于皮部 一、循经传感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二、经络实质的几种主要观点与假说 1、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说 2、经络与血管、淋巴管相关说 3、第三平衡系统说 4、其他假说 均系病理状态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亦有人称之为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的性质为钝性轻痛或压痛,有时疼痛难忍。疼痛区域边界模糊,不伴红、肿、热等现象。 循经性感觉异常的性质多种多样。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 有些学者指出,经络的物质基础就是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又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 有一些学者认为,经络现象以及古典医籍中对经脉的循行路线和血气运行规律的描述,用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尚难加以解释。他们设想,人体中可能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系统,这就是“经络”系统。 三、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古典医籍描述的经络概念出发,结合近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用目前已知有关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可以解释经络实质的一些问题,在这一点上,他们同意上述第一种观点。但是,这些学者也指出,以已知结构的功能,还不能对各种经络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因而认为人体内可能还存在与经络现象有关的某些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或者是某种未知结构的未知功能。 【循行】 《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注释】 (1)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注释】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注释】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休 息 1、经络系统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2、十二经脉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相接的特点是 什么? 5、十二经脉表里络属关系是什么? 6、经络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7、奇经八脉的组成、特点、生理功 能是什么? 8、正经与奇经的区别? 9、腧穴的定位依据是什么? 10、腧穴是如何分类的? 11、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 四肢部:阳(三阳)在外,阴(三阴)在内。 阳明、少阳、太阳 前→后 太阴、厥阴、少阴 前→后 头面部:阳明经---面部、额部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