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药适宜技术
中医讲座 穴位贴敷的概念 穴位贴敷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 将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穴位敷贴疗法简史 古代概况 1.最早可以追溯到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在应用本法。 2. 《黄帝内经》中,有关药物治疗的内容甚少,其中就有中药外治法的记载 。 3.汉代张仲景所撰之《金匮要略》一书中,载有一种特殊的敷脐法。 4.晋代,药物贴敷疗法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一般认为,明确提到并记载较详的当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5.隋唐 《备急千金要方》比较重视刺激性药物的穴位敷贴 。《外台秘要》亦有非刺激性药物穴位敷贴的内容,有较多脐疗方法的载述。 6.宋代的多种医学著作,诸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南阳活人书》都有穴位敷贴疗法的记载。 7.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较多穴位敷贴疗法。 8. 清朝是我国传统穴位敷贴疗法普遍应用和全面总结时期 。这一疗法既见于官方著作,如清政府组织撰写的《医宗金鉴》 ,亦见于民间,如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二书,广泛收集了民间走方医的治疗经验,其中就有不少穴位敷贴的验方 。而最值一提的是晚清一代外治宗师吴师机,他集历代诸多外治法之大成,并大量搜集民间的外治偏方、验方,通过其本人的反复医疗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结,撰写出《理瀹骈文》一书。 现代概况 1.在五六十年代,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基本上仍局限于民间,但已引起了一些针灸家的注意,出现具有一定数量病例观察的临床报道。 2.七十年代,穴位敷贴疗法被正式列为针灸诸多疗法中的一种。 3.穴位敷贴疗法的真正迅速得到发展和普及,则是近十余年的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防治病种急骤扩大 二、疗效得以科学验证 三、敷药剂型不断革新和发展。 常用剂型 1.生药剂,采集天然的新鲜生药,洗净捣烂,或切成片状,直接敷贴于穴位之上。如将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捣烂,加蛋清,敷贴穴位治高血压。此法民间应用较多,近来也在一些医院中应用价格低廉,获得较容易,方法简便,常可嘱病人自己进行治疗。 2.散剂 又称粉剂,是将各味治疗需要的药物分别加工研碎成粉末,以80~100目细筛筛过,混合拌匀而成。本法制作简便,剂量可随意增减,药性稳定,储存时间不受限制。药物敷贴时,粉末接触面较广,易于发挥药效,且不易污染衣衫。 3.糊剂 糊剂,实际上是散剂的进一步加工。它是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后,以赋形粘合剂,诸如醋水、酒、鸡蛋清等,把药粉调和成糊状即成。糊剂可增强敷贴的粘着力,并能使药物缓慢放释药效,延长药物的效果。糊剂制作方便,但要求现制现用,搁置时间不可过长。 4. 饼剂 饼剂是指将药粉制成圆饼形进行敷贴的一种剂型。 5. 丸剂 系将药物加工粉碎成细末并过筛后,拌和适量的粘糊剂如蜂蜜等,制成如绿豆至黄豆大之小型药丸,进行穴位敷贴。体积较小,药量不大,适用于一般体穴及小儿治疗之用。 6、膏剂 膏剂在穴位敷贴疗法中亦十分常用,临床上使用的有三种类型。硬膏,软膏,膏药胶布 7. 、锭剂 锭剂是将治疗药物研极细末,并经细筛筛后,加水或面糊适量,制成锭形,烘干或晾干备用。用时加冷开水磨成糊状,以此涂布穴位。 8.酊剂 酊剂亦称酒剂,将药物粉碎成细末,加入75%医用酒精、白酒或3%碘酒内浸泡5~10天后,过滤去渣,入瓶密封备用。使用时可用棉球蘸湿,涂敷穴区或病灶。 9. 、煎剂 将药物配制好后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水煮沸后,用文火慢煮30~45分钟,去渣留汁,以棉球或特制的药棒蘸药液,点敷穴位。应注意,煎药时水不可放多,点敷穴位应趁药汁温热之时,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用机理 1.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 2.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 3.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优 点 1.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2.简单、容易操作 3.病人顺应性强 4.剂型灵活 5.适应范围广泛 缺 点 1.可能刺激皮肤,出现溃破、药疹等不良反 应 2.对于已破溃或开放性伤口, .可能引发感染等不良反 应 3.目前对于中药剂型的开发缺乏统一标准 操 作 方 法 1.方药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方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穴位贴敷来治疗相应疾病。但与内服药物相比,贴敷用药多有以下特点: ①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②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 ③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④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 2.穴位的选择 穴位贴敷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是一致的,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