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紧急处理.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严重多发伤紧急处理

几句成语这样形容多发伤 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紧急); 丝丝相扣、盘根错节(广泛);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惨重); 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危重); 瞬息万变、此起彼伏(多变); 举步为艰、如履薄冰(艰难)。 多发伤的特点 病因 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脑、胸、腹等部位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主要包括: 伤 因 复 杂 常以高动能损伤为主。如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矿井矿山、桥梁隧道坍塌压砸。 伤情重,范围广 可同时伤及身体一个或多个部位,可同时存在开放伤和闭合的多种类型。 休克多,变化快 休克约占50~71.2%。疼痛刺激、大出血、心泵衰竭均可致休克。若合并有“三腔脏器”(颅腔、胸腔和腹腔)时,伤情可明显加重,且50~90%有低氧血症。 应激反应重 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机能的失控,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动力循环、高血糖、负氮平衡状态,内环境严重紊乱。 感染率高 创伤应激反应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机体易感性增强,可通过污染的伤口、肠道细菌移位和侵入性导管等多个途径使感染率上升。易产生耐药菌和真菌感染。 MODS发生率高 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死亡率越高。 难处理,易漏诊 伤情错综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观察待诊时间有限,现场救治条件简陋,伤者多有休克、躁动、淡漠、昏迷、不能准确表达,有些深部创伤,早期症状可不明显,以后才逐渐表现出特征性症状,现场救护人员专业知识所限,经验不足,使诊疗十分困难,初诊误诊漏诊率可达12~20%。 致残率、死亡率高 早期多因颅脑伤、心脏大血管伤、高位脊髓伤死亡; 数分钟至数小时多因窒息、呼吸循环衰竭以及不能制止的大出血; 晚期常因严重感染、MODS等并发症致残或死亡。 3个死亡高峰 第一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不及抢救。 3个死亡高峰 第二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6-8h之内,这一时间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为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的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股骨骨折及多发伤大出血。如迅速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这类病人是抢救的主要对象。 3个死亡高峰 第三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无论在院前或院内抢救多发伤病人时,都必须注意预防第三个死亡高峰。 如院前急救时及早的将病人从重物埋压下解救出来;院内抢救时,早期有多次的抗休克,都可以预防和减轻肾功能衰竭。 急救护理要点 对多发性创伤伤员的抢救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做到抢救争分夺秒、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的救护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1、脱离危险环境 2、呼吸道管理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抗休克治疗 4、处理活动性供血、包扎、止血及镇痛 5、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 6、伤口处理 7、保持断离肢体 8、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 9、重视多发伤员急救心理护理 重视多发伤急救心理护理 多发伤患者及其家属因病情重、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或已面临着肢体伤残、外貌毁损和经济困难等问题,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下。 急诊与ICU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运用非语言交流的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要以适当的方式有效进行医患沟通,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我们抢救,重视多发伤患者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各种抢救操作的顺利实施,提高抢救成功率,也是当今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下人性化医疗服务的生动体现。 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中,根据病情实施预见性护理,同时以整体护理为指导,以熟练的抢救技能为基础,以提高抢救质量为目的全程负责制。能在“黄金时间”内迅速准确地评估伤情,及时实施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生存质量,减少了严重多发伤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脱离危险环境 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的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如将伤员从倒塌的建筑物或火中抢救出来。应转移到通风、安全、保暖的地方进行抢救。 呼吸道管理 畅通气道——仰额举颏法 开放气道——清除口内呕吐物和气道异物 放置咽通气道,鼻导管给氧 颌面,喉部损伤——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 胸部外伤,张力性气胸——气管切开,闭式引流 机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