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课件
【具体考查的能力点】 (1)明情感内容:理解古诗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2)赏修辞语言:能对古诗语言从修辞角度作一点赏析。 (3)析表现手法:能对古诗中显著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作一点分析。 (4)作联想想象:对古诗中的意境能展开联想想象,描绘出来。 《天净沙 秋思》 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元曲中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踽踽独行。 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无着,有家难归的悲苦与无奈之情。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1)描绘意境:生动的翻译 (2)概括意境特点,分析情感、形象、内涵: 这句诗写了什么(生动的翻译)+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意境(描述意境的常见形容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常见的描述意境的形容词: 慷慨、悲壮、萧索、凄凉、雄浑、壮丽、沉郁、悲凉、豪放、洒脱、温馨、恬静、宁静、闲适、蓬勃生机…… 常见思想感情: (1)喜爱、欣赏、陶醉于(山水美景、田园生活、乐曲画面、人物事物……); (2)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3)渴望为国效命,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4)凛然正气、乐观豪迈、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5)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岁月流逝的惆怅; (6)送别的愁绪凄凉;安慰勉励……; (7)思乡,思念亲人、友人; (8)赞美不同流合污、坚贞自持的品格; (9)对战争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王朝不断更替的感慨 这句话写了什么(生动的翻译或概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有什么样的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不一定答全,看题干要求) 写景抒情类:例1《钱塘湖春行》 1.《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七上 内容:描写钱塘湖春景 景物:孤山寺、贾亭、水面、暖树、乱花、浅草、白沙 堤--------静景 早莺、新燕、游马、绿杨-------动景 早春有代表性的景物 特点: 写景抒情类:1《钱塘湖春行》 情感: 手法: 写景抒情类:例子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内容:羁旅游子在路上所见的秋景 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特点: 手法: 情感: 文言文复习考点 6课时 文言文考点梳理: 朗读节奏; 常用实词解释; 5个常见虚词(之其而以于) 准确翻译语句(句式、语气) 文章内容理解 学生存在典型问题: 1、对课内重要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不牢固,不扎实。 2、不会灵活迁移到课外的考查中去。 3、节奏把握不准。 4、翻译时不能做到字字落实,不能准确判断语句的关键词、句式、语气。 5、不能冷静梳理巧推理巧判断文章的内容。 文言句中停顿的方法: 具体来说: 按意思兼顾音节来划分 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之后,关联词语之后,应当停顿。 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 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停顿。 “古二今一”词语(“地方、妻子”等)中间要停顿。 文言句间停顿的方法: 1.根据意思(找主语) 2.根据“夫、且、然、而 则、乃、虽、故、矣”这些常常在句首或句尾的虚词判断。 用“/”标出下面的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3分)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 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南霁云威武不能屈》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 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文言文句子翻译三原则 信:信用。即忠实于原文及其语气; 达:通达。即译文句子符合现代汉语语 法规范,表意明确;(注意顺序) 雅:不粗俗。即译句讲究文采,原汁原味 (注意使动、意动、活用) 尽量字字落实,不要意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得分点: 1.字字落实,尤其重要实词虚词(一个分句会有1-2个得分点) 2.语句通顺,意思明确 3.语气正确 实词虚词及文本理解 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出现。常见考题: 文段选自课外—— 1.所考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基本在课内里能找到,或学生多能根据已学知识判断而出的。 2.课内外用法的比较。课内的语句安插在题目选项里。 3.分析题课内外有时有千丝万缕联系(有时没有)。 (主题、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近之处;有时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 文言文答题方法 小 结 基础题解答靠积累; 主题、人物、写法 需 思考辨析; 感悟体会要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 * * 考查要求------(1)明情感内容 (2)赏修辞语言 (3)析表现手法(作用) (4)作联想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