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2.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史2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立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苏维埃革命的开展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第五章 抗日战争 第六章 解放战争 中国现代史的上、下限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 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和分期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特点 学习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的伟大生机与活力 1.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过,其延续的时间之长,是世界所罕见的。 2.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融合力、凝聚力。 3.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反抗力。 4.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力。 二、中国现代史的上、下限 1.上限 1911辛亥革命或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9年五四运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下限 1949年: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现代史,1949年后是共和国史。 至今,有的写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有的写到“文革”前,有的写到“文革”结束 ;有许多写到“十三大”。 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分 五四以后中国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一致的是二者均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革命的任务都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这两个主要的敌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不是向着资本主义。 两者区别 :①阶级关系的调度,主要是能否发动农民参加革命;②革命的彻底性和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造成资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义革命造成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③革命的阵线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四、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分期 主要内容 第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强变弱以至灭亡的历史。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军阀地主官僚买办的政治代表为北洋政府,国民党反动政权,它们挂着中华民国的招牌,实质上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第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第三,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立足走中间道路,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如国民革命时期胡适等人的好政府主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三党,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路线。中间政府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活动,在现代史上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由于国际国内条件不允许,中间路线最终不能确立。 历史分期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19.5——1923.12 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伐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1927.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时期、苏维埃政权时期) 1927.8——1931.9 1931.9——1937.7 抗日战争时期 1937.8——1945.8 解放战争时期 1945.9--——1949.10 五、中国现代史的历史特点 1.经济不断分化,阶级重新组合,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2.中外关系更加复杂。 3.革命浪潮不断,斗争不断深入,历史进程加快,中国革命步伐加快。 六、学习研究中国现代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七、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意义 1.借古鉴今 2.了解国情 3.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现代意识 5.其它 第一节 五四运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第一节 五四运动 一、历史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三、历史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五、学术思想界各自的选择 参考书目: 1.彭明:《五四运动史》 2.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 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历史背景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基本原因) 1.1 北洋军阀产生的历史条件 1.2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袁世凯——皖、直、奉系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阶级基础) 2.1 原因 2.2 民族工业弱点 2.3 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发展 3.新文化运动(思想基础) 3.1 标志 3.2 代表人物 3.3 性质 3.4 主要内容 3.5 意义 4.十月革命的影响 4.1 看到了拯救民族的新希望 4.2 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3 必须发动工农群众进行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