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有张PPT).ppt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有张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共有张PPT)

诗歌鉴赏复习专题 高考诗歌鉴赏: 1、考什么 《考试说明》P3: 唐诗宋词或其他; 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考场三步曲 读懂诗歌的六个要点 意思-意象-意境-情志-手法-风格 审清题意的基本做法 ①划出题干关键词 ②理解、转化关键词 组好答案的基本要领 ①针对问题切入口作答,关键词句在前 ②分条陈列,思路清晰 ③结合内容,简洁精练 ④用词分寸,安全保险 送别诗(回顾课内·必修四)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练习题解:10天津卷《峡口》《送蜀客》6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 答案要点: 暮春 ;飞花 答案比较: 春天;花(落花,花飞欲尽,花谢了,花要开尽了) 练习题解:10天津卷《峡口》《送蜀客》6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2 答案要点: 思念故乡之情 练习题解:10天津卷《峡口》《送蜀客》6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 答案要点: 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送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变式:简要分析两首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练习题解:10江西卷《送人归京师》6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 参考答案: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1的悲伤1。 “子规”意象: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望帝啼鹃”《窦娥冤》等 。 练习题解:10江西卷《送人归京师》6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2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2 变式:请分析三四句表达的复杂情感。 课堂练习:12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课堂练习题解:12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 》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的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课堂练习题解:12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 》 (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炼字题:手法、特点及效果;内容阐释(突出本字);与情志的关系。 “送别诗”小结一(读懂诗意): “送别”的对象: “送别诗”情感的“同”与“异”: “送别诗”情感异同的原因: “送别诗”常见意象: “送别诗”的意境氛围: “送别诗”常用手法: “送别诗”小结二(审清题意): 命题角度与方式: 《送魏二》(10江苏)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10天津) 《送人归京师》(1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