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乙酸、酯油脂-2017年11月.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 考: 怎样炒菠菜不涩嘴? (口涩是由于菠菜中含有草酸的缘故) 为什么水果可以解酒? (水果中含有山梨酸,苹果酸,柠檬酸等) 3 夏天被蚊虫叮咬后有疼痒的感觉,如何缓解? (一) 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证明弱酸的方案 证明是弱酸方案: 方案⑴:取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锌反应,观察反应产生气体的快慢。 方案⑵:取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用PH试纸测试,看酸性的强弱。 方案(3):取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看灯泡的亮度。 乙酸乙酯的酯化过程 ——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酯的水解反应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酯化反应和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三 ) 油脂在体内发生的变化 油脂 油 脂肪 (液态,如植物油脂) (固态,如动物脂肪) 如: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如:猪油、牛油 属于酯类 (一)、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1组成: 可看作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如:硬脂酸 软脂酸 油 酸 ---C17H35COOH ---C15H31COOH ---C17H33COOH 2、结构 R1、R2、R3相同时 (单甘油酯) R1、R2、R3不同时 (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下列物质属于酯类的是( ) ①豆油 ②甘油 ③牛油 ④溶剂油 ⑤汽油  ⑥柴油  ⑦润滑油 (A)②③④⑦ (B)①③⑥  (C)⑤⑥⑦  (D)②⑤ 1.油脂的水解 (1)酸性水解 可用于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 3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酸) 1.俗称醋酸,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二、乙酸 2.熔沸点低易溶于水和乙醇 。 3.16.6℃以下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 故无水乙酸俗称为冰醋酸 羧基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或 C2H4O2 推测: 羧基的性质 羟基 受C=O的影响: 断碳氧单键 氢氧健更易断 乙酸的化学性质1 乙酸在溶于水时能够电离出CHCOO-和H+ ,因而乙酸具有一定的酸性。请你根据现有的化学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1)证明乙酸的酸性; (2)证明乙酸是弱酸。 方案⑶:往NaOH溶液中先加入酚酞试剂,再加入乙酸,若红色消失证明酸、碱反应已发生。 方案⑴:往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乙酸。 方案⑷:往Na2CO3粉末中加入乙酸。 证明酸通性的方案 方案⑵:往镁粉中加入乙酸。 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CH3COOH CH3COO— + H+ 总 结: 1.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它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活泼金属,碱及盐等物质反应,具有酸的通性。 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家庭中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暖瓶或水壶,以清除水垢。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迁移 应用 观察 思考 在试管里加入3mL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 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加入2-3块小脆瓷 片;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的加热使 馆3-5min,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 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 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在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 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 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该油状液体 是乙酸乙酯。 反应化学方程式: 乙酸乙酯 O CH3-C-OH + H-O-C2H5 浓硫酸 CH3-C-O-C2H5 + H2O O 思 考: (1)浓硫酸的作用? (2)为什么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收集乙酸乙酯? 催化剂、吸水剂 ①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②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加热的目的? ①提高反应速率 ②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 ③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4)导管的作用是什么?能不能将导管插到液面以下?为什么? 导管作用是导气、冷凝。不能将导管插到液面以下,防止发生倒吸。 1、加药品的顺序: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然后加乙酸。或先加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再加浓硫酸。原则:按密度由小到大顺序加 2、试管要上倾450,使液体受热面积大。 3、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受热不均发生液体倒吸。 4、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碱性太强,使乙酸乙酯水解。 5、加碎瓷片的作用:防止爆沸。 注意点: 可能一 可能二 同位素示踪法 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本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文档评论(0)

zhoubingchin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