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

第八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四、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五、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思考题: 1、略论亚非拉民族主义的不同特征。 2、如何评价甘地主义? 3、如何评价凯末尔主义? 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1、政治运动的特征——多样性的统一 2、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3、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1、政治运动的特征——多样性的统一 共同点:①都在寻觅世俗化(资本主义化)、 现代化的道路。 ②在性质上都是民族独立和民主改革 运动。 不同点: ①亚非拉地区在社会经济结构、阶级 结构、人口、民族、宗教的不同特征, 决定了多样性和多类型性的道路; ②领导力量的不同,选择的方式方法 不同,革命的前途也不完全相同。 表现在: 第一,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目标:反帝、反封建、学习苏联。例如中国。 第二,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非拉国家最具有普遍性。例如: *印度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它们分别表现了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宗教及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成功的典型。 第三,爱国封建贵族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例如:塔尔齐和阿马努拉领导的青年阿富汗派革命;海尔·塞拉西领导的埃塞俄比亚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第四,部落酋长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例如:摩洛哥的里夫部落在酋长阿卜德·凯里姆领导下,经过武装斗争建立了独立的里夫共和国。 2、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中东的改革运动 :伊斯兰文化圈的中心地区, 现代化改革主要表现在世俗化改革。它直接触击 伊斯兰传统文化。突出的是: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阿富汗的阿马努拉改革、 伊朗的礼萨汗改革。 北非地区的三次改革: 埃及的柴鲁尔改革 里夫共和国改革 埃塞俄比亚的海尔·塞拉西一世的改革 3、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民主型的民族主义 苏加诺的综合型民族主义:主张民族团结、各派政治力量 平衡 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核心是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阿拉伯 人组成一个单一的国家或政治实体(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 印度洋);信奉伊斯兰教;赞美阿拉伯历史传统和穆斯林 传统的全盘阿拉伯化。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拉丁美洲大陆主义 印尼反荷大起义 1926年11月12日,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爆发。 1925—1926年印尼工农运动高涨。1925年11月25日,印尼共产党中央在日惹布兰班南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在万隆建立起义委员会总部,并成立多级起义委员会。1926年11月12日晚,雅加达和万丹首先起义。起义者攻占电话局和火车站,袭击警察局和监狱,惩办殖民官吏和特务。爪哇起义迅速扩展到勃良安、梭里、谏义里等地。1927年1月1日,苏门答腊的沙哇仓多、西龙岗等地起义。起义参加者主要有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伊斯兰教教师和华侨劳动者。1927年3月起义被镇压 朝鲜三一运动 1919年,朝鲜被日本强行吞并已经进入第九个年头,然而朝鲜人民并没有屈从于殖民者的淫威,抗日复国的情绪在整个朝鲜半岛上不断蔓延。由于在许多朝鲜人眼中,被日本人废黜的朝鲜国王李熙是朝鲜复国的精神支柱,李熙也因此成为了日本人的一块“心病”,必欲除之而后快。 1919年1月22日凌晨,李熙突然觉得浑身不适,手脚逐渐不听使唤,侍卫赶忙请来御医诊治。但一切都太晚了,凌晨3时,李熙在痛苦中死去,死后两眼发赤,全身有红斑,且尸体很快腐烂。 3月1日,高宗李熙的国葬成为独立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李熙死后,日本驻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迅速发出讣告,称李熙是患脑溢血病逝,并宣布将在3月3日为他举行“国葬”。李熙之死,犹如一石投水,在朝鲜人民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朝鲜民众一致认为国王之死是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命令李熙身边的侍从暗中下毒所至,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各地纷纷酝酿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在崔八镛等人领导下,朝鲜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抗日宣传。著名的宗教界人士孙秉熙也串联了朝鲜工商企业界等33人,起草了一份《独立宣言书》,向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和日本政府发出呼吁,要求给予朝鲜独立。他还与崔八镛等人准备乘日本允许朝鲜人在3月3日为国王李熙举行葬礼之机,暗中联合发动示威游行,要求朝鲜独立。后来孙秉熙、崔八镛等又决定提前于3月1日在塔洞公园举行群众大会,公开宣读《独立宣言书》,把国葬变成反日游行示威大会。 抗日起义迅速蔓延整个朝鲜半岛 1919年3月1日上午10时,数万名朝鲜民众来到汉城塔洞公园,学生代表首先宣读了预先准备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