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女真姓氏谱及改汉姓之分类与特点.pdfVIP

金源女真姓氏谱及改汉姓之分类与特点.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满族研究 2005年 第4期 金源女真姓氏谱及改汉姓之分类与特点 穆鸿利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 :对金源女真姓氏的研究,民族学界曾进行过考论和探讨.开创了先例,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从姓氏与谱 牒探源、金源女真姓氏谱状况、女真改汉字姓的分类和特点、女真姓与后世满洲姓的关系四方面来探讨金源女真姓氏 学,以增进和完善中华各民族姓氏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并推进少数民族的姓氏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女真;姓氏;女真改汉字姓 中图分类号:G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o5)O4—0o36—12 姓氏与谱牒之学,古已有之,且源远流长,尤以汉族姓氏谱牒居多。人在长期的历史文 化传承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姓氏习俗和谱牒画卷,如今已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史学分支和 文化 门类,这里面有较丰富的内涵和很深的学问,不可以等闲视之。一年一度的抚顺满族 风情节,将清前史研究不断地引向深入,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今年又将满族姓氏和谱 牒学做为一个专 门性话题结合起来进行研讨,这是一件很有必要而又有深刻历史意义的 课题 。 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满族的先民金源女真姓 氏,既是本民族中各氏族血缘集团的称 谓,也是在唐宋姓氏与谱学影响下得以发展、演变和延续下来,甚至一直影响到女真的后 裔满洲族的姓氏之 中。对金源女真姓氏的研究,学界前贤们陈述、朱希祖、郑天挺、金启琮、 张博泉等都进行过考论和探讨,开创了先例,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从姓氏与谱牒探源、金 源女真姓氏谱状况 。女真改汉字姓的分类和特点、女真姓与后世满洲姓的关系四方面来探 讨金源女真姓氏学。以增进和完善中华各民族姓氏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并推进少数民族 的姓氏研究向纵深发展,不当之处,请方家赐教 。 一 、 姓氏与谱牒之学探源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其起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母系 氏族社会,早期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宋代学者郑樵曾指出:“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 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 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后,姓氏 合而为一,皆所 以别婚姻 ,而以地望名贵贱。①明代大学者顾炎武则更明确说:“姓 氏之 称 ,自太史公 (司马迁)始混而为一”。@这是从研究姓氏的角度说的,而且历史也证明,自 一 36 — 维普资讯 司马迁开始,姓 氏之学与谱牒的研究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谱牒,也称宗谱、世谱、世牒或 家乘,是古代记录世族世系的书籍。先秦时期周代的 《周谱》便引起司马迁的高度重视,指 出:“维三代 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 旧阐”。@而 《周谱》是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 籍,被他做为写 《史记》的重要资料而加以利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重门第,有司选官必稽 谱牒,于是谱牒学便成为封建官府、世族门阀特权的工具。东晋时有学者贾弼撰 《姓 氏簿 状》,子孙相传,号为贾氏谱学。南朝梁人王僧孺因贾弼旧本,撰 《十八州谱》,号称王氏谱 学。北魏孝文帝太和中,诏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次第为举选,名 “方司格”。自《隋书 · 经籍志》起,谱牒乃成为史书分类名 目之一,也称谱系,是著录记载氏族家谱世系的史书。 《旧唐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也列有谱牒类 以著录记载氏族家谱世系。足见谱牒学已成为古代史学中重要的一种体裁。唐朝时,路敬 淳、柳冲、韦述等都讲明谱学。唐太宗为了调整和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曾命令高士廉 等修订 《氏族志》,根据关中、代北、山东、江左士族势力消长的实力情况,及对李唐政权的 贡献大小,并参考 “德行 、“勋劳”和 “学识 来确定其政治地位,确定关中皇族为第一等,外 戚和代北世族为第二等,山东和江左士族下降为第三等。至于非世族出身的有功之臣,也 分别给予士族 出身。武则天统治时期,为了进一步打击士族门阀权贵集团的势力,巩固武 周政权的统治,又将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