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讨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doc

  探讨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 探讨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 导读: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加深,我国家族企业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本文主要从家族企业的内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家族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因以及家族企业组织创新方面的研究等方面来对关于家族企业的组织变革的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家族企业,组织变革,动因 一、家族企业的内涵 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本身已经成为国内外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而理论界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争论之激烈与分歧之大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以至于有人专门撰文研究家族企业的内涵。 钱德勒(1977)认为,企业创始人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重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方面。 孙治本(1995)把家族企业定义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一个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所谓直接掌握经营权是指家族成员亲自担任企业的主管;该家族或家族联盟可能拥有亦可能未拥有企业过半数的股份。间接掌握则指企业主管由外来专业经理人担任,作为企业主要所有者的家族或家族联盟,透过外来专业经理人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 盖尔西克(1998)认为,不论是以家庭命名还是有几位亲属在企业的高层领导机构里,都不能由此确定某一企业是家族企业,能确定家族企业的,是家族拥有所有权的比例。 潘必胜(1998)给家族企业下的定义是: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 杰斯·H·查从行为的角度定义家族企业,他认为家族企业是由一个或几个家庭监控或管理的企业,目的在于通过强势主脑(所谓主脑指的是全面控制企业日常工作日程的权威行动者)去塑造和追求家族企业的愿景,并潜意识里希望企业能稳定地代代相传。 综合以上国内外关于家族企业的概念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家族对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控制程度来定义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两个核心变量,一家企业要为家族所有并控制才能算得上是家族企业。钱德勒对家族企业的界定不仅仅符合国外的特点,同时也充分概括了我国家族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核心特征。 二、国内外的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组织结构处于积极地全面变化之中,是自泰罗的组织科学管理出现以后最强烈的组织变革。对这股企业组织变革趋势,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分析,认为各方面的环境变化是导致企业组织变革的因素:斯科特·莫顿(Scott.Morton,1991)认为引发企业组织变革的因素包括: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企业间竞争加剧。这些因素的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使原有的组织结构不再能够适应需要,必须变革组织;米斯·彼得(Mills.peter,1994)认为市场范围的扩大、新供应商、新客户、新竞争者 3 4 5 6 7 8 9 10 探讨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 导读:家族企业组织变革文献综述的介入、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形成日益骚动的环境,迫使企业变革组织结构,所以这种影响又称为“创造性的破坏”。 中国学者和专家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主要涉及:家族企业的意义和界定(潘必胜,1998;晓亮,2002;晃上,2002;郭跃进,2003;周立新,2005)、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戴园晨等,2001;姚贤涛等,2002;应焕红,2002;王志成,2003;张兵、章清,2004)、继任问题(廉勇等,2006;黄绍伦,2003;张篙伟,2005;吕肖东等,2005)、存在的合理性及管理效率(李旭辉,2005;钟朋荣,2001;陈躬林,2002;徐泰玲,2002;栗战书,2003;韩经纶等,2004)、信用(储小平,2000;李新春,2003;李东,2004)、企业文化(樊景立、郑伯嚏,2000;曹德峻,2002;王萍,2005)、可持续发展(林国志,2005;吕政等,2001;张亚,2001;于立等,2003;王明琳,2003),等等。另外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治理结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战略管理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外学术界对家族企业的问题意识比我国要早得多。不同时期对家族企业关注与研究的重点有不同。理论界对家族企业的关注最早出现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家族企业研究的热点是家族企业继承问题;70~80年代,随着家族企业咨询业将其实践经验带入理论研究,为家族企业研究打造了一个更广阔的理论框架体系;80年代中期,大学、产业界、大型家族企业纷纷创建了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到90年代早期时,全美已有100多所大学制定并实施针对家族企业的 教育计划。1996年以后,家族企业成为西方国家,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