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阿里木的事迹.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阿里木的事迹

阿里木事迹介绍 39岁的维吾尔族汉子阿里木并不觉得自己是“草根英雄”。 2011年1月13日,他登上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台。领奖前一天,他却私下问与他颇为相熟的记者:“北京能不能烤羊肉串?我想找个地方,自己烤烤肉串。几天没摆摊,手痒了……” 整整8年,在贵州省毕节市,阿里木烤羊肉串赚钱为生,同时还用卖烤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他的故事,使无数网民为之动容,誉之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平凡如此,却又不平凡如此,阿里木其人其事,缘何打动人心? 网络投票高居榜首——是什么让众多网民“力挺”这位新疆汉子? “阿里木是个并不富裕的小商贩,但财富有价,爱心无价。并不富裕的阿里木用一颗赤诚之心,支撑起最朴实也最沉甸甸的慈善事业。”——网民“郭杨阳”如此评价。 2010年底,新华社发起“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作为候选人之一,阿里木最终获得24万多张网络投票,高居榜首。 当年9月,阿里木获评贵州省道德模范,到任刚满一个月的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被其感人故事深深打动,并号召全省人民向阿里木学习。之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栗战书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多次“力挺”阿里木。 而在“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发起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也给阿里木投了一票,称他为新疆人民的“好巴郎”。 “一夜成名”之后,他依旧生活俭朴,依旧有滋有味地卖着肉串。1月16日,记者在阿里木租住的陈旧砖木房内看到,房间里仅有房东留下来的几件简陋家具,摆在客厅里的台式电脑,是他最值钱的物件。记得两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阿里木时,他唯一的“电器”,是悬在天花板上的电灯。 这个身材壮实、经常胡子拉碴的新疆汉子,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20元的蓝布裤子,一穿好几年;他喜欢吃水果,为了便宜他常常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一个囊或两个馒头,加一杯水,就打发掉一顿饭。 这样的生活,阿里木却觉得十分满足:“生活嘛,吃饱就可以了”。 2002年,阿里木路过贵州镇远县,参与扑灭了一起山火,当地政府奖励他300元现金。随后,他通过毕节地区妇联组织,将这笔奖金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钱,捐给毕节学院一位因贫濒临辍学的女生:“我第一次感到,500元钱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很小的数目,对贫困生却帮得上大忙。” 从此,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收入,大多用在了捐资助学上。卖肉串,过去仅是他的“生计”,而这之后似乎多了些别的“意味”。 阿里木几乎没有存款。他喜欢把挣来的钱一股脑儿塞进抽屉,用时再抓一把出来。到底赚了多少,资助了多少,他也没个准数,“这么多年,有多余的钱了就去资助,直接资助的学生有100多个,加起来有10多万吧”。 卖一串羊肉串,毛利不过3毛钱,搁在两年前,毛利仅两毛钱。攒10万元,至少要卖30多万串。 在北京领奖间隙,游览鸟巢,阿里木还挂念着“老本行”,“要能在鸟巢边上摆个羊肉串摊,生意肯定火爆,就能赚到更多钱帮助贫困孩子了”。 善良如阿里木,以并不丰裕的收入却念念不忘资助他人,不求回报,无涉名利,看似平常之举,却饱含着绝非平常的高尚精神特质。 从天山脚下到乌蒙高原,是什么驱使阿里木数年如一日地资助贫困生? “阿里木叔叔由于家庭贫困,没能读太多书,他认为社会发展要从教育开始,因此他选择资助 贫困生,希望我们以后能对社会作贡献。”--阿里木资助的毕节实验高中高二学生周勇说。 4年前,阿里木揣着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提出想资助一些困难学生。 “一大摞钱,什么面值的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清楚地记得,“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个社会上有的是比阿里木生活宽裕的人,这对他而言,几乎是倾其所有。” 很快,毕节学院决定配套5000元,将这笔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没读书缺文化,我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和我一样。”阿里木读到高二就参军入伍,对文化教育,他有着近乎崇拜的尊重,“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思想和命运”。 身边的朋友没少劝阿里木攒些钱,买套房,改善条件,可他总“听不进”。 阿里木有个朴素的想法:“把字写在石头上,可以保存到永远;把字写在沙子上,只能保存一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省下的钱,帮那些孩子学文化,心里很开心。”阿里木说。 2007年11月,得知大方县达溪镇聚河小学大部分学生没有书包后,阿里木从批发市场买了181个新书包。由于交通闭塞,不通汽车,他和朋友在农户家借了一匹马,“路太陡了,下坡时,大伙要拉住马尾巴,马才不会滚下去。” 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后,阿里木走进聚河小学破旧的教学楼,将新书包递到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