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莱辛《拉奥孔》与荷马史诗
莱辛《拉奥孔》中的荷马史诗
张 辉
【内容提要】莱辛在《拉奥孔》“前言”中曾发人深省地指出,该书的出发点仅仅 “仿
佛”是拉奥孔;而其全书三分之一以上篇幅则主要关注荷马史诗特别是《伊利亚特》。本文
从上述重要事实出发,首先细致分析了温克尔曼意义上的静穆与莱辛所倡导之荷马意义的号
喊所形成的对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较全面考察了莱辛在《拉奥孔》中讲述荷马故事的独特
方式。论文认为,莱辛的启发意义在于,在温克尔曼所代表的雕刻般地面对苦难与荣光的方
式之外,我们至少还应该有另外一种选择的可能,那就是荷马的即诗的方式,也就是古代的
方式。这后一种方式,乃是“更高的类别的人”的方式,与野蛮人相区别,更与文明的现代
人不可同日而语。
【关键词】莱辛 《拉奥孔》荷马史诗 古今之争
一、引子:一个明知故犯的错误
莱辛的 《拉奥孔》(1766)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经典,却也是一部矛盾重重的作品。尤其
令人诧异的是,这部书的书名与中心内容有非常值得注意的错位。通读全书,细心的读者很
快会发现,在这部以传说中的古希腊祭司“拉奥孔”命名的不朽之作中,拉奥孔不仅远非全
书支配性的重心,甚至只能算个引子。
粗读起来,《拉奥孔》一书的确以批判温克尔曼关于拉奥孔雕像的权威观点为开篇(第
一章),该书也的确讨论了“雕刻拉奥孔摹仿了诗的拉奥孔”还是“诗的拉奥孔摹仿了雕刻
拉奥孔”(第五—七章)等问题,甚至确定拉奥孔雕像群的年代也构成其中的一个论题 (第
二十七章)。但是,我们却不能不看到,这部按书名本该更多涉及拉奥孔的书,全书所关注
的中心却反而更偏向荷马史诗,特别是《伊利亚特》。
莱辛不会不知道,《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从没正面出现有关拉奥孔的具体情节,
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里,主人公埃涅阿斯才向迦太基王后狄多追述了那段
悲剧性的往事。但是,即使如此,他还是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 (大约11 章,约占全书三分
之一,即第一章;第十二、十三章;第十五、十六章;第十八至二十三章)用于引述和分析
荷马史诗。这貌似文不对题的做法,究竟为什么?
不可能是低级的逻辑错误。在《拉奥孔》“前言”中,莱辛早有所暗示,拉奥孔确实不
1
是他所关注的中心,他的 “出发点”只 “仿佛是拉奥孔”——是 “仿佛(gleichsam)”,而
并不是真正。既然如此,出现一点错位和刻意为之的修辞,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何况,莱
辛还曾坦白承认,他难免说出 “简短的节外生枝的话(kleine Ausschweifungen)”(第4 页)?
问题是,一本“仿佛”从拉奥孔出发的书,到底在何种意义上关注了荷马?二者之间有
什么值得注意的关联?莱辛是如何讲述荷马故事的?犯一个明知故犯的“错误”,作者到底
有什么意图?
二、拉奥孔与《伊利亚特》中的号喊
不过,话还得先说回来。莱辛显然并未马上讲述荷马的故事,荷马之所以出现,事实上
正是因为要回答雕刻的拉奥孔和诗的拉奥孔所引出的一系列问题。正因为此,尽管我们不该
忽略莱辛在 《前言》中所给出的那个既轻描淡写又举重若轻的 “仿佛”,但却同时必须注意
到,古代雕刻拉奥孔与维吉尔诗中的拉奥孔的不同,乃是整部书的起点。
莱辛以引述温克尔曼《论希腊绘画和雕塑作品的摹仿》(1755)中一段与拉奥孔有关的
话引起全书。在温克尔曼看来,希腊绘画和雕刻杰作的优异特征——无论在姿势上还是在表
情上,都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像大海的深处经常是静止的,希腊人
所造的形体也都显现出在一切激情之下的伟大而沉静的心灵。拉奥孔雕刻,正是这种伟大而
沉静的心灵的突出代表。与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诗中的拉奥孔形成鲜明对照,雕刻的拉奥
孔,忍受着最激烈的痛苦,但这种痛感却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成发狂的样子。正相
反,他的哀号在雕刻中似乎是不允许的,他所发出的毋宁是一种节制性的焦急的叹息。身体
的苦痛和灵魂的伟大仿佛都经过衡量,以同等的强度均衡地表现在雕像的全部结构上 (第
5-6 页)。
莱辛部分同意温克尔曼的结论。首先,莱辛承认,拉奥孔雕刻的面部所表现的苦痛的确
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强烈,而毫无疑问充满了节制、忍耐乃至某种均衡的力量。其次,
1 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第4 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