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文化差异调查与比较 中国各地区丧葬习俗介绍.ppt

各种文化差异调查与比较 中国各地区丧葬习俗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种文化差异调查与比较 中国各地区丧葬习俗介绍

中国各地区丧葬习俗的调查与比较;概念解析;中国各地区丧葬方式;常见的葬俗方式;土葬的基本原则:入土为安 土葬产生原因: (1)人类生存意识引起的原始生态环境保护行为产 生土葬; 人类丧葬民俗起源于对动物行为的模仿; 动物行为属于自然本能; 人对动物的模仿属于文化行为 (2)人性的发展,人伦情感关系进化产生土葬 (3)灵魂信仰与农业社会“以土为本”的观念 (4)儒家孝道伦理维系着土葬习俗的长期盛行 朱熹《朱子大全》卷92:“葬之言藏也……使其形体全而灵魂得安,则其子孙盛而祭祀不绝,此自然之理也。”;2、火葬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 ,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 产生时间: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流行区域:西北地区 我国传统丧葬涉及火葬的民族:羌族、彝族、怒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纳西族、瑶族等等。(现代葬法多以土葬为主) 汉族视火葬为异端,火葬焚尸被认为是有悖孝道伦理的恶俗。所以汉民族地区火葬现象彻底根绝,一些过去实施火葬的少数民族如羌族,也开始转向土葬,土葬成为各民族普遍推行的丧葬习俗。 ;火葬产生原因: (1)受佛教焚尸葬俗影响而火葬 (2)贫困之家无力承担土葬费用而实施火葬 (3)受少数民族葬俗影响而火葬;3、悬棺葬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将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古老葬俗方式。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仑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枢,安放尸体。 又称:崖洞葬、石葬、崖葬、岩葬、仙人葬、箱子岩、挂岩子 起源时间:商代后期(福建武夷山“船悬棺”距今3400年) 分布区域:南方山区(西南云、贵、川及长江以南的省区) ;悬棺葬俗的演变形态: (1)洞穴式(初始形态) (2)凿穴式(发展形态) (3)桩木式(定型形态) 悬棺葬俗产生原因: (1)灵魂观念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相结合产生悬棺葬 高山悬崖:特殊的生活地理环境 对高山悬崖的崇拜(山崇拜)信仰产生了崖葬 (2)特殊的葬孝观念产生悬棺葬俗 生者的利益和死者的愿望通过奇特葬俗方式得到和谐统一 ;4、树葬 树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法,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后来,有的稍作改进的方式是将死者陈放于专门制做的棚架上。由于置放尸体后任其风化,故树葬也称“风葬”、“天葬”、“挂葬”、“木葬”、“空葬”或“悬空葬”。树葬是树居的反映, 因此,树葬也是原始生活在葬俗上 的遗存。;5、天葬 天葬:是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 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形成不同的天葬仪式。 ;6、水葬 水葬:在我国不普遍,康藏地区有此葬法。人死后,由喇嘛诵经,然后投入江河中,也有的盛于木匣中,到江河急流处打碎木匣,沉尸于江河中。沿海地区有将棺木置于海滩,利用潮涨冲入大海而水葬的。 水葬也用于处理特殊死亡,如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汉族,过去对得传染病而死的人实行水葬。 ;7、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采取埋葬、火葬、风葬等等方式后,对尸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人死后即棺殓土埋葬。待三五年后尸体腐烂后再择吉日,发开棺,检取骨殖,将骨头擦洗干净、晾干。再按照次序分头、颈、胸腰、下肢装入特制的陶瓮。俗称“金塔”。这种二次葬又称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捡骨葬,至今在福建、广东、广西的女村地区还保留此种葬俗 。;8、现代葬俗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