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5卷第7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1.25 No.7 2012年7月 JournalofChangchunUnivemi~ofScienceandTechnology (SocialSciencesEdition) Ju1.2012 古汉语反问旬研究综述 李美妍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 传统语文学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总体情况是词法研究领先于句法。但真正的汉语语法学诞生之前,古人对反 问句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首先将历代的传注之书及文字、训诂专著里涉及的有关古汉语反问句的论述进行简要概述, 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将 《马氏文通》后有关古汉语反问句论述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归纳分析。 [关键词] 古汉语;反问句;疑问代词 [中图分类号] }1141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项 目 “先秦两汉时期反问句研究”118) [作者简介] 李美妍(1982一),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汉语语法史。 子何不祝束京之行事,心 自觉寤耶?】(张衡 《东京赋》)”“王莽 一 、 传统语文学时期的古汉语反问句研究 何足效乎?【李贤注:言不足仿效也。】(《后汉书 ·公孙述 传统语文学时期古汉语语法研究的总体情况是词法研 传》)”。其中以孔颖达 《五经正义》中的解释最具突破性,提 究领先于句法。在真正的汉语语法学诞生之前,古人对反问 出了 “声而倒”,指的是 “声音与意思相倒,也就是文字形式与 句并不是一无所知,恰恰相反 ,古人早在研究虚词的时候就 意义内容相反”,这可以说是对反问句特点最早的说明。除 注意到了它,这在历代的传注之书及文字、训诂专著里就有 此之外,唐代柳宗元在 《复杜温夫书》中讲到 “句末语助词” 所体现。郭锡 良指出:“《马氏文通》之前的虚词研究可以分 (即句末语气词)时,将其分为 “疑辞”和 “决辞”两种 ,为后来 为两个阶段 :从先秦到唐宋是汉语虚词零散探讨的阶段 ;元 马建忠在编写 马《氏文通》时,将 “助字”分为 “传疑”和 “传信” 代开始了虚词的专门研究,清代发展到了传统虚词研究的顶 两种功能提供了蓝本。宋代孙奕 示《儿编》提到 “反辞”:“子 峰。H。”下面我们就以时间为线索,对古书中涉及的有关古 日: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乎 ,反辞也。”这里的 “反 汉语反问句的论述进行简要概述。 辞”应该就是后世的反问。 早在汉代,注解家在注释先秦古书时就给这类句子作出 元代开始了虚词的专门研究。元代陈绎曾 《文说》:“学‘ 相反义的解释。如 “既见君子 ,云何其忧?【毛亨传 :言无忧 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又日 爱‘之能勿劳乎 ’,与 《尚书》俞‘ 也。】(诗《经 ·唐风 扬·之水》)”原文是肯定形式,而 “释文说 哉!众非元后何戴 ’,此皆反其语而道,使人悠悠致思焉。”这 明是表现否定内容”。又如 “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高诱 里的 “反其语而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反问。卢以纬的 注:能尽服之。】(《吕氏春秋 ·不广》)”原文是否定形式,“释 《语助》(明以后改名为 《助语辞》),是我国第一部专释虚字的 文说明是表现肯定 内容”。甚至在注释中加入反诘的副词 专著。它虽是一部训诂著作,但在总结汉代以来训诂学家对 “岂”、“宁”,如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赵【岐注:吾国虽 虚字的研究成果时,也触及了某些表示反问的词。如对 “岂” 小,岂爱惜一牛之财费哉 !】(孟《子 ·梁惠王上》)”又如 “今女 和 “恶”的解释,“岂,反说以见意 ,有如俗语 那‘(上)里是’之 下民,或敢侮予?【郑笺 :我至苦矣,今女我巢下之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