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次公药物学——编者按部分
章次公药物学——编者按部分 章次公药物学——编者按部分 1 卷一 4 桂枝 4 芍药 4 甘草 5 人参 6 生姜 干姜 6 大黄 7 麻黄 8 大枣 10 葛根 10 厚朴 11 杏仁 11 附子 12 卷二 15 石膏 15 知母 15 粳米 15 柴胡 16 半夏 18 黄连 18 桔梗 19 贝母 19 白术 苍术 19 茯苓 20 朴硝 芒硝 20 吴茱萸 21 地黄 21 豆豉 22 栀子 22 饴糖 22 枳实 23 细辛 23 桃仁 23 黄芩 24 卷三 25 甘遂 芫花 大戟 25 常山 25 龙骨 龙齿 26 牡蛎 26 阿胶 26 当归 27 旋复花 27 茵陈蒿 27 黄柏 28 瓜蒂 28 赤小豆 28 人尿 28 鸡卵 29 滑石 29 赤石脂 29 黄芪 30 防己 30 川芎 31 牡丹皮 31 升麻 31 薏苡仁 31 山药 32 何首乌 32 石钟乳 32 卷四 33 菊花 33 防风 33 犀角 33 蟾蜍 34 麝香 34 茴香 34 皂荚 34 远志 34 莱菔 35 沙参 35 玄参 35 苦参 36 白头翁 36 槟榔 37 延胡索 37 甘松 37 菖蒲 37 艾 38 大蓟 小蓟 38 荆芥 38 羚羊角 38 石斛 39 红花 39 鹿茸 39 郁金 40 党参 40 卷五 41 昆布 41 白芷 41 天麻 41 天南星 41 威灵仙 41 乌药 42 姜黄 42 金铃子 42 芥子 42 石榴皮 42 西瓜 43 卷六 45 龙胆草 45 鹧鸪菜 45 木瓜 45 桑白皮 45 车前草 45 牛膝 46 杜仲 46 肉苁蓉 46 胡麻 46 大小麦 46 蓖麻子 46 卷一 桂枝 自有清中叶苏医学说盛行以后,桂枝之价值遂无人能解。病属外感,既不敢用之解肌,病属内伤,更不敢用之以补中。不免有弃材之叹。编者遇有麻黄汤证,罹病者疑麻黄之猛悍,辄以荆防代麻黄,而以桂枝佐之,亦效。盖桂枝本质原无发汗之能力,以其辛香串散,故可助发汗药之作汗。苏派医生所以不敢用桂枝,其理由之可得而言者,不外“南方无真伤寒。”,仲景之麻桂仅可施于北方人,非江南体制柔弱者所能胜。故若辈一遇热病,无论伤寒温病,一例以大豆卷,连翘,桑菊应付之,于此而欲中医之不式微,难言之矣。近世药工剖切桂枝,必先以水浸三五日,是桂枝芳香之性已受损失,苏派医生之较高明者,知桂枝治寒饮,然量仅二三分,宁不可笑。自后世有“血家不宜桂枝”之说,内伤病乃视桂枝如蛇蝎。其实桂枝辛温,能使血液流行亢进,不宜于血证之属实热者固也。至若虚劳羸弱,法当宗素问“劳者温之”之义。则桂枝正不妨与地黄、黄芪同用,考之仲景之“桂枝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千金方之“炙甘草汤”,其所治均属虚劳不足,亡血失精者。古人又何尝摒弃之而不用。“血家忌桂枝”此非桂枝之不良,乃后人用桂枝不得其法之过也。日本东洞翁征桂枝,谓仅能治咳逆上气,其次身体疼痛,编者以为不足尽其所长。吾人对于桂枝之信仰,当以邹澍之说为准。近世于寒湿痛风证,每以桂枝为引经药,其意盖取以桂枝入肢之说。 芍药 自宋元而后,上工大师之论芍药,莫不以酸寒收敛,非黄公绣一人而然也。拙曹先生根据《本经》,独以为苦平开泄,殊有卓见。然吾人居今日论芍药之功效,实不能受臭味之支配,芍药之功用,以胃酸而敛固非,以味苦而泄亦非是。至论桂枝汤中之芍药,而非监制桂枝者,其言殆足信矣。清邹澍《本经疏证》已先拙曹先生言之。“营阴结于内,卫阳不得入,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营与卫周旋不舍,则鼻鸣干呕,营与卫相持而终不相舍,则汗出矣,与桂枝汤。芍药桂枝,一破阴,一通阳,且佐以生姜,解其周旋不舍之维,使以甘枣,缓其相持之势,得微似有汗,诸证遂止,此实和营布阳之功,断断非酸敛止汗之谓也。”(录自《本经疏证》卷七第15页)。后世以仲景于伤寒下之后脉促胸满,桂枝汤去芍药,为芍药酸寒收敛之铁证。愚以为此后人断章取义,不善读书之过,要知芍药之主治不在满,脉促胸满,非芍药所主,故去之。设腹满时痛者,则芍药在所必用。如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痛而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是其证也(此节摘录邹澍之说)。仲景去芍药之方剂,又有伤寒下之后,微恶寒者,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此节与脉促胸满原系一章。据余云袖之研究,仲景于恶寒恶风所以用附子之故,乃是皮面血液,所以恶寒恶风,手足厥冷了。这也许是心力不足的缘故,也许是血管收缩的缘故。心力不足就用一个强心的作用来治他,血管收缩可以用麻酸药把那“血管运动神经”麻酸了,血管便放大起来,皮肤的血就多了,就温暖起来了(见《余氏医述》)。用附子所以强心,所以使血管放大,从方面观之,可知皮肤血液不充者,非芍药所宜,血管收缩者,非疏泄血分之芍药所能为。 或曰:芍药既非酸敛,则芍药之“泻肝”、“柔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