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化学·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
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化学·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 前言 教育测量学作为对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化测定的一门教育科学,从本世纪 初建立以来,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这门学科在人才选拔、因材施教、 教育评价、教育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 则是在运用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研究成果逐渐生发、凝聚而成的一门年轻学 科,可以说是在借鉴或移植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原理、规则来具体研究化学教 育现象,以获得定量化的认识而逐渐成型的。 从我国的教育和研究实践看,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重新恢复教育测 量和教育统计等专业课程及重组研究课题以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化学教育界也开始重视科学的、定量化的测量和评价研究,经过一段试验改 革的实践,开始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数据和经验。近几年来,已开始有研 讨化学教学目标的论著问世。应当承认,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研究与化学 教育的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仍处在资料不够充分、理论上停留在经验性概括 的阶段,但其建立和发展的条件业已具备。 “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 终结于经验。” (爱因斯坦语)任何学科的建构如同学者治学一样,总是从 实践中取得经验,储宝撷英,积厚薄发,然后自成一家。基于以上认识和信 念,我们在近六七年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不太系统的研究成果 梳理成一个体系,并形成为本书。 本书的重点在于介绍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讨 论化学教育测评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写作时采用突 出化学教学测评,尽力体现化学教学中 “学”与“教”这一双边特征,以化 学教育目标与化学教育测评标准为基点和起点,延伸、分解为实施测评的程 序与方法,化学标准化考试放在本书的中间,最后以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为结 尾。这种体例意在促使教育者 (化学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努力从化学教育测 验与测量程序中获得更多信息,以利于为改进化学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制定 决策。“测验与测量之所以有用,是由于它允许而且被用来做出较好的决策。” (R.L.桑代克和E.P.哈根语)我们认为,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是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应用学科,一定要重视紧密结合化学教育实际,运用并充实、发展教 育测量和评价的一般原理,要在实践研究上下功夫,努力去探求化学教育定 量化测定的诸多规律性的结论,进而对改革和提高化学教育工作做出科学的 决策。 全书由王建成执笔,刘知新统稿、审稿。我们尽力将文稿写得既贴近实 际,又反映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既重视理论探讨,又注意可操作性。这一 尝试的效果如何,还有哪些不足,尚祈海内同行不吝指教。 作 者 1995年10月于北京师范大学 序 刘知新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分支,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实现第一流人才 培育及普遍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科学素质这一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众所 周知,化学教育正是在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 这些大教育环境中,不断发展的。应当说,化学科学的进展与科技教育的发 展推动了化学教育的繁荣和更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扩展、改革和不断 完善,为化学教育提供了培育良才的广阔天地。总之,社会的进步,科学技 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为化学教育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并发挥其多 种教育功能提供了智能源泉与人才基础。应当强调指出:化学教育与其他学 科教育一样,在大教育系统中发挥着维系事业兴衰、人才延续等多种功能。 这些教育功能可概括为:简约有效地将人类的文明遗产传授给受教育者的传 输功能;按社会的需要培养人才的塑造功能;用最经济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造就大批合格人才的高效功能;以及超前为社会的进步和革新培养适用人才 的变革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化学教育,自1949年至今,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 育、高等教育到继续教育,不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 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是我国和世界教育科学的珍贵财富。但 毋庸讳言,由于受历史的制约和人所共知的原因,我国化学教育理论研究工 作起步较晚,人员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