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修订65万吨操作规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年修订65万吨操作规程

目 录 序 号 页码 装置生产任务和概况………………………………1 装置开停工方案及往年出现的问题和不足………13 岗位操作法…………………………………………61 专用设备操作法……………………………………145 装置的紧急事故处理规程…………………………158 第六章 劳动保护和技术… …………………………………161 第一章 装置生产任务和概况 我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石化公司原油二次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常压渣油、外购渣油、焦化蜡油、常压蜡油为主要原料,使用FCC高效催化剂,生产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产品。工程设计采用国内开发的先进的同轴式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装置技术先进,设计合理。设备及仪表立足国内,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提高自动控制水平。生产工艺采用“清洁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并严格遵循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充分吸收国内生产装置长期实践积累的有利于长周期运转,降低能耗以及简化操作等方面的经验,确保装置投产后实现“安、稳、长、满、优”生产。 1 装置概况   1.1装置为技改后重油催化裂化装置。   1.2装置规模   改造后公称能力为65×104T/a。   1.3装置开工时数    装置物料平衡按年开工时数8000小时计算。   1.4原料油   设计采用的原料油为常压渣油,外购渣油、焦化蜡油。  1.5产品方案   生产方案为以多产汽油、液化气为主,兼顾生产柴油的方案,但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   1.6催化剂及助剂  曾采用RAG—11催化剂、CORH、LVR-60R、RICC-3、LDO-75催化剂为主,同时采用金属钝化剂、缓蚀剂、活化剂等助剂。  1.7设计内容和范围   本装置包括反应—再生部分、精馏部分(分馏、吸收稳定、精制)、主风机及烟机部分、余热锅炉及产汽部分、气压机部分。  1.8主要工艺技术及装置特点  本装置为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根据重油的催化裂化特点,装置的原料性质及产品方案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重油催化裂化的催化剂和相应的工艺技术。   1.8.1两器采用的是同轴式结构   两器型式采用沉降器在上,再生器在下的同轴式结构。此布置型式允许的两器差压大,很好的兼顾了反应和再生对操作压力的不同要求。另外,同轴布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控制灵活方便、压力平衡适应范围大、抗事故干扰能力强,尤其是抗催化剂倒流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1.8.2反应部分工艺技术方案和特点  1.8.2.1 提升管底部设置催化剂混合器,使催化剂在与原料油接触之前形成理想的环状流,具备合适的速度和密度,以有利于剂油的充分接触。设置预提升段,提升介质为自产干气和蒸汽。目的在于Cat整流,使Cat和油气保持均匀接触。  1.8.2.2 采用CS型高效雾化喷嘴。改善雾化效果、提高轻质油收率、减少干气及焦炭产率。 1.8.2.3提升管中部设有油浆回炼喷嘴两支,。 1.8.2.4提升管中上部设有反应终止剂喷嘴两排,每排两支。以达到抑制轻油转化、强化重油裂化、控制中间馏分的目的,同时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1.8.2.5 提升管出口快分技术。提升管出口采用粗旋加单旋并采用近似值联技术,使Cat与反应油气迅速分离,力求减少油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和与Cat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少干气产生。 1.8.2.6 采用高效汽提技术,汽提器的开孔由原来的φ25改为现在的φ50。改善汽提效果是降低焦炭产生率的—个重要手段,对降低再生器的烧焦负荷和减轻催化剂水热失活有很大好处。采用高效汽提,以改善汽提蒸汽与待生Cat的接触,同时设计采用较长的催化剂停留时间和较高的汽提温度,均有助于提高汽提效果。   1.8.3 再生部分工艺技术和特点 1.8.3.l.本装置采用的是单段再生。 1.8.3.2 采用完全再生技术。节省能耗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再生Cat含炭量,提高烧焦效果,有效防止二次燃烧和尾燃。  1.8.3.3 采用较高的再生温度,再生温度的提高可大大提高焦炭的燃烧速度,本装置在避免水热失活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再生温度,设计再生密相温度为690℃。   1.8.3.4 采用逆流再生。通过加高待生套筒使待生Cat进入密相床上部,Cat向下流动与主风形成气固逆流烧焦,使高含氧的气体和低含碳的Cat相遇,而低含氧的气体与高含碳的Cat接触,整个烧焦过程化学动力学速度比较均一,有利于提高总的烧焦强度,降低总藏量;在待生套筒出口配制待生Cat分配器,使待生Cat均匀分布于再生密相床上部,为形成单段逆流高效再生提供基本保证。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