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课 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中的气相色谱法
第三章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介绍
第三章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介绍
第六课
第六课
授课教师:董益阳
目录
2
一.色谱起源及分类
3
1. 色谱法
历史:顾名思义,色谱即各种颜色排列而成的系列,也叫
层析 (分层解析),源于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分离植
物色素的工作。
4
方法原理:基于待分离混合物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
配或吸附能力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移动时,混合物中的组分在
两相中进行反复多次分配而得到分离,故依先后顺序流 色谱柱
得以检测。
5
2. 色谱法的发展
1930年代初R.Kuhn等使用M.Tswett的方法用于分离——色谱法
1935年Adams等合成了有机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色谱法
1938年Izmailov等人将糊状Al O 在玻璃板上铺成均匀薄层——薄层色谱
2 3
1941年Martin等将蛋白质水解产物由水溶液中提取到有机相——液液色谱
1944年Martin等将滤纸作载体,以水作溶剂——纸色谱法
1952年Martin等在惰性载体表面涂渍的有机化合物作固定相,以气体为流动
相——气液色谱
1959年Porath等用化学惰性的多孔凝胶作固定相——空间排阻色谱法
我国色谱研究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代表性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大连
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国色谱基础理论和应用技
术研究现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和特色,综合实力居于世界先进地位。
3、色谱法特点:
(1)分离效能高
(2)灵敏度高
(3)分析速度快
(4)应用范围广
二、色谱分析法分类
1、按两相状态分类
(1)气相色谱 气体作流动相
气固色谱:气体作流动相,固体吸附剂作固定相。
气液色谱:气体作流动相,固定液作固定相。
(2 )液相色谱—液体作流动相
液固色谱:液体作流动相,固体吸附剂作固体相。
液液色谱:液体作流动相,固定液作固定相。
(3 )超临界液体色谱—超临界流体作色谱流动相。
2、按支持介质分类
(1)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固定相填充到柱管内
毛细管柱色谱:把固定相涂在毛细管内壁上。
(2 )纸色谱(PC):多孔 纸为载体,吸附在纸上的水为固定相
(3 )薄层色谱(TCL):涂渍在玻璃或塑料板上的吸附剂为固定相
3、按作用原理分类
(1)吸附色谱: 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利用吸附剂表面对被分离的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2 )分配色谱: 固定相为液体
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分配系数或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3 )离子交换色谱:
利用不同组分对离子交换剂亲和力不同进行分离。
(4 )凝胶色谱:
利用凝胶对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组分所产生的作用不同而进行分
离的色谱法。
二.色谱图及相关术语
12
1、色谱图 色谱流出曲线 (检测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色谱图中的基本术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