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细菌DHe代谢产物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PDFVIP

溶藻细菌DHe代谢产物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溶藻细菌DHe代谢产物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

第36卷 第2期 应 用 海 洋 学 学 报 Vol36,No2  2017年5月 JournalofAppliedOceanography May,2017 溶藻细菌 DHe代谢产物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作用 韩光耀,谢丽玲,毕 潇,吴培枫,周 亮,朱炎坤 (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广东 汕头515063) 从浙江沿海地区赤潮多发区分离获得一株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具有高效 摘要: 溶藻作用的细菌DHe,研究该菌的溶藻作用方式和对东海原甲藻的生理功能与细胞结构的影响. 结果发现其溶藻作用方式为间接溶藻,溶藻效应呈现出作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作用浓度05%~ 20%,时间为32h时,溶藻率均达80%以上,具有短期高效的溶藻效应;溶藻活性物质分子量小于 2kDa,具有耐低高温、强酸碱的特性;代谢产物对叶绿素a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分解,并改变胞内总 糖含量,影响生理代谢活性;SEM与 AO/EB双染检测发现溶藻活性物质能够破坏藻细胞膜完整 性,显著改变藻细胞内部结构,造成内容物大量释放. 海洋生物学;溶藻细菌;东海原甲藻;溶藻作用;赤潮 关键词: DOI:103969/J.ISSN.20954972201702001 中图分类号:P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72(2017)01015107   赤潮已成为全球海域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赤 等[1112].同时,研究发现溶藻菌对宿主藻细胞作用 潮的发生,对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海洋渔业以及水 方式主要有5种:直接接触溶藻、释放杀藻物质、细 [12] 产资源都有破坏作用 ,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 菌与藻竞争营养物、形成菌胶膜及进入藻细胞内杀 [34] [13] 危害 .近几年有害赤潮在我国频繁发生,根据 灭藻细胞 .利用海洋细菌的溶藻作用防治赤潮, [5] 2006~2015年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公布的 可以避免物理法与化学法治理赤潮带来二次污染的 数据显示,东海海域赤潮发生频率连续 10a居于我 缺陷,是保持海洋环境生态平衡的可靠方法之一. 国四大海域之首.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 本课题组从中国东海浙江沿海地区赤潮多发区 haiense)是发生在该海域的原甲藻赤潮的主要原因 分离获得一株对东海原甲藻具有高效溶藻作用的细 藻之一,在长江口附近、浙江近海以及福建沿岸海域 菌DHe,属间接溶藻细菌.探讨了溶藻菌代谢产物 [6] 经常性引发大规模赤潮 ,因此如何有效防治赤潮 对东海原甲藻生理功能与细胞结构的影响,并对溶 关键性甲藻成为赤潮防治的重中之重.溶藻细菌被 藻活性物质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东海赤潮 发现以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可以通过 微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应用价值. 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专一性地抑制藻类的生长甚至 [710] 1 材料与方法 裂解藻细胞 .溶藻细菌大多分离于发生赤潮的 海域,如东海作为我国赤潮多发海域具有丰富的溶 1.1 材料 藻菌资源.目前已报道的溶藻细菌主要属于假交替 1.11 菌种 溶藻细菌 DHe由本课题组分离于 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交替单胞菌属(Alter 浙江沿海地区赤潮多发区,通过生理生化及 16SrD omonas)、噬纤维菌属(Cytophaga)、腐螺旋菌属(Sa NA测序分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