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翻译思想.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严复翻译思想

严复的翻译贡献 小组成员: 严复(1854——1921) 原名宗光,字又陵 出生地:福建侯官 毕业院校: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主要成就: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代表作品:译赫胥黎 《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斯宾塞《群学肄言》、 把近代世界思想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八大名译: 《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原富》Wealth of Nations 《群学肄言》The Study of Sociology 《群己权界论》 《社会通诠》 《法意》 《名学》 《名学浅说》 严复与《天演论》 1898年严复首译《天演论》,这是影响最大,是他最富盛名的译著。 “人物有别” ,“与天争胜”:赫胥黎忠实地宣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物竞天择”。而社会不同与自然界,人有理智,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进化,而可以奋发自强。 “人物无别”“任天为治”:同时代的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确认为人类社会也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他又认为,人不能改变规律只能听任规律摆布。 站在救亡图存立场上的严复,既不能同意赫胥黎的“人物有别”也不能同意斯宾塞的“任天为治”,所以他分别采取了“人物无别”“与天争胜”指出中国只要发愤图强,鼓民力、开民智、鲜民德、就可以变弱为强,挽救危亡,自立于世界。 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论。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严。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译书动机指导下的翻译态度及方法 严复意识到自己的时代责任,非常自信,“有数部要书,非仆为之,可绝三十年中无人此为者” 克蒙化顽。重铸中国人灵魂,使他精神完全集中专注译书 翻译态度谨慎,不像林纾“耳受手追声以笔止”而是“字字由戥子称出”译品的选择,都是精心研究、针对性极强的。 翻译贡献 理论 实践 一、对翻译的三条标准 严复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 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信、即准确。 达、这是严复最强调的,即达旨 雅、即文字的修炼、文雅、有文采。 所谓达旨,不是达原作之旨,而是达严复之旨,即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目的,所以严复的译文多有改动,为了更达旨,严复加了大量的按语,八大译共110万字,按语约11万字,占十分之一,多针对中国实际,或抨击时政,或批判旧学。 严复译文的文字为古体文,讲究韵律雄美,在当时知识界影响极大。 “信达雅”说,客观上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集汉唐译经论说之大成,另一方面开近世翻译学说之先河。“信达雅”标准的提出,把我国历史上零散的翻译观点从理论上加以扼要、中肯、鲜明、概括的综合,为后世从事翻译的人提出了明确可信、具体切实的翻译标准,使我国的翻译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 二、严复的翻译“隔尘”观 严复一生译过十余本书,其中八种被商务印书馆列为“严译名著”,它们对晚清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严复其实是对翻译不信任的 。 1902年,严复给《外交报》写信,谈到西学教育宜用之语言时,严复说: “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上之上者也。其次则乞灵于简策之所流传,师友之所授业。然是二者,必资之其本用之文字无疑也。最下乃求之于翻译,其隔尘弥多,其去真滋远。” 严复强调要深切了解西方思想学术,须直接 读原著。借助翻译已是万不得已,借助翻译的翻译,就隔尘更多,去真更远。他认为日本对西方概念的翻译,多不准确,因此也不能无条件地借用。 例如,他反对“经济”这个日本译语,而代之以“计学” 。他认为“经济”一语,原意比西文“economy”宽泛,因此不宜作译语。再例如,他拒绝借用日文译语“社会”,而坚持把西文的“society”译作“群”,将“社会学”译作“群学”。此外,“capital”日译“资本”,严译“母财”;“evolution”日译“进化” ,严译“天演”;“philosophy”日译“哲学”,严译“理学”;“metaphysics”日译“形而上学”,严译“玄学”…… 原因:东洋学问来自西方,日本人虽然翻译了大量的西书,但并未真正理解和消化,考订也不够严密。另外,如果翻译包含隔阂,转译则会导致双重或者多重隔膜,这样的译文势必离原文更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