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_固定化酶和细胞.pdf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 5_固定化酶和细胞

Chapter 5 固定化酶和细胞 对于现代工业来说,酶不是一种理想的催化剂  绝大多数水溶性的酶,酶蛋白对外界环境很敏感,极 易失活。催化结束后极难回收,只能进行分批生产。  解决办法?? 第一节 酶的固定化 一、固定化酶 定义: 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 地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回收重复使用。 固定化酶的优缺点 固定化酶优点: 固定化酶缺点: (1)简化了提纯工艺 ① 酶活力有损失 (2)可装塔,连续反应 ② 工厂初始投资大 (3)有利于工艺自动化 ③ 只能用于可溶性底物, 对大 分子底物不适宜 (4)多次使用 ④ 与完整菌体相比,需要辅助 (5) 能适应于多酶反应 因子的催化反应不适宜于多 (6)产品质量高,成本低 酶反应 1.1 固定化酶的制备原则 ①必须注意维持酶的催化活性及专一性 ② 固定化的载体必须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有利于生产自动化,连续化,不能因机械搅拌而破碎或脱落 ③ 固定化酶应有最小的空间位阻 尽可能不妨碍酶与底物的接近,以提高产品的产量 ④酶与载体必须结合牢固 : 能回收贮藏,反复使用 ⑤ 固定化酶应有最大的稳定性 所选载体不与废物、产物或反应液发生化学反应 1.1 固定化酶的制备原则 ⑥ 固定化酶应容易与产物分离 即能通过简单的过滤或离心就可回收和重复使用。 ⑦ 成本低廉,以利于工业使用 ⑧ 充分考虑到固定化酶制备过程和应用过程中的安全 因素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标准 ① 载体的形式 ② 载体的结构 ③ 载体的性质 ④ 酶偶联量或装载量和实效系数 1.2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 物理吸附法 网格法 包埋法 微囊法 交 联 法 化学结合法 共价结合法 1.2.1 物理吸附法 通过氢键、疏水键等作用力将酶吸附于不溶性 载体的方法。  载体择原则 ①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②具有活泼的表面 ③便于装柱进行连续反应 常用的载体 (1) 有机载体 纤维素、骨胶原、火棉胶及面筋、淀粉等。 (2) 无机载体 氧化铅、皂土、白土、高岭土、多孔玻璃、二氧化钛等。  无机载体的吸附容量较低,而且酶容易脱落。 1.2.2 离子结合法 (工业应用广泛) 将酶与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水不溶载体相结 合而达到固定化的一种方法。  在适宜的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利用酶 的侧链解离基团和离子交换基团间的相 互作用而达到酶固定化的方法。  离子交换剂的吸附容量一般大于物理吸 附剂。 ⑴ 阴离子交换剂  二乙基氨基乙基(DEAE)—纤维素  混合胺类(ECTEDLA)-纤维素  四乙氨基乙基(TEAE)-纤维素  DEAE-葡聚糖凝胶  Amberlite IRA-93、410、900等 ⑵ 阳离子交换剂  羧甲基(CM)—纤维素  纤维素柠檬酸盐  Amberlite CG50、IRC—50、IR—200、Dowex-50等 1969年,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固定化氨基酰化酶就是使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