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课件0912.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课件091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 重点: 犯罪的构成要件 § 难点: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结合具体案例指出犯罪的各个构成要件 概 念 犯罪,指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具有社会危害性 具有刑事违法性 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主观方面的法理分析 犯罪主观方面的法理分析 教学小结 布置作业 预习正当防卫的必备要件 预习紧急避险的必备要件 犯罪客观方面 危害行为 危害结果 因果关系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作 为 不作为 物质性损害 非物质性损害 本案的 犯罪客观方面 非法行医的行为 导致两人死亡的结果 问题三:本案的李某是否符合犯罪主体要件 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犯罪主体 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 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 由集体决定或负责人授权 范围以刑法规定为限 单位犯罪主体 本案的 犯罪主体 李某,27岁,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问题四:本案的 犯罪主观方面是什么 犯罪故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犯罪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犯罪目的与动机 犯罪目的 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犯罪动机 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推动力量 本案李某的 犯罪主观方面 为骗取钱财具有非法行医的故意 本案小结 被告李某符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因而构成非法 行医罪 1. 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一新生儿啼哭不止。为止住其哭闹,甲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经死亡。甲对该婴儿的死亡有何主观罪过( )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课 堂 反 馈 C 2. 一善捕蛇者王某,一日捕到一条毒蛇刚回到家中,邻居有急事找,遂将毒蛇放在门口一水缸内。不久,一过路者经过王某家门前,因口渴欲讨水喝,发现家中无人,便用勺从水缸中舀水,不幸被蛇咬。几分钟后,过路者因毒性发作而死亡。本案王某对过路者的死亡有何主观过错( )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A 意外事件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因而不构成罪。 * * * * * * * * * * * * 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 苗淑琴 案例分析: 被告人汤某,男, 23岁 ,系城镇待业青年。一天,汤某与肖某(女,45岁,二者系母子关系)在楼道间清理杂物,准备堆放蜂窝煤,邻居李某(女,42岁)见状指责肖某不该占用公共场地,二人发生争执,互相拉扯,汤某顺手从地上拾起一把柴刀(钝器)朝李某的手部砍去,导致李某右手手指被砍破,共花去医药费60多元,后李某以故意伤害罪将汤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追究汤某的刑事责任。 问:本案中汤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目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 课堂反馈 教学小结 布置作业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 、犯罪构成 识记:犯罪的特征 理解:犯罪的构成要件 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3.运用:联系具体犯罪案例,指出犯罪的各个构成要件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 犯罪概念中有关但书的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注 意 劫匪以枪杀人质来胁迫警方答应其条件 二、犯罪构成 主 体 主 观 方 面 客 体 客 观 方 面 犯罪 犯罪 犯罪 犯罪 犯罪 犯罪 犯罪 ※ 试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本案中李某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分析 被告人李某,男, 27岁, 农民 案例 分析 1991年5月,李某因家境贫寒而萌生以气功和 “祖传秘方” 主治不治之症等欺骗手段生财的念头。同年8月开始外出行骗。1995年9月,2名病人因接受李某气功治疗延误病情而死亡。 本案的犯罪客体是什么 问题一 : 犯 罪 客 体 类 型 一般客体 直接客体 同类客体 含义 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的法理分析 犯罪客体与犯罪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