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很齐全的成都市区及近郊旅游景点大全
很齐全的成都市区及近郊旅游景点大全(附图、乘车线路 以下为成都市区附近的旅游景点简介乘车路线,基本囊括了成都全部旅游景点,希望能给出行的驴友做个参考、带去方便。 从市中心开始 一、春熙路 介绍:西南地区第一商业街,中国第三商业街。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6年,号称百年金街。取名源于《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一句。春熙路不仅是成都的时尚中心,美女打望地,也是美味小吃云集之所。 位置:成都市市中心,天府广场以东。 二、武侯祠 介绍: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喜欢三国文化的决不能错过的地方。 位置:成都市武侯祠大街 门票参考价格:60元 乘车线路:1、8、10、26、53、57、334、335等 三、杜甫草堂 介绍: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草堂内杜甫像,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 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位置:成都市西门草堂路 门票参考价格:60元 乘车线路:35、58、59、82、165、170等 五、青羊宫 介绍: 川西第一道观,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记》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羊观的规模已相当大。 位置:位于成都市区一环路西二段 门票参考价格:10元 乘车线路:11、19、27、34、35、42、59、82、151、165 六、锦里 介绍: 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于二零零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以三国文化节的名义剪彩开市,二零零五年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位置:成都市武侯祠大街(武侯祠旁边) 乘车线路:1、8、10、26、53、57、334、335等 七、安顺廊桥 介绍: 安顺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的建筑踪迹可以追溯到元代。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安顺廊桥是他印象中较为深刻的四座大桥之一。二十一世纪初,安顺桥几经修建才得以恢复其大致的原貌。 直到2000年成都府南河工程指挥部重新设计建造,经过三年地精心雕琢,崭新的安顺廊桥于2003年8月3日亮相。 这座桥全长81米宽6米,有着明清风格。桥面通道及栏杆均由青石制成,桥栏杆上雕有梅,兰,竹,菊等代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图案,桥墩上配有两个水兽镇桥。桥的两侧各有一座仿古牌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