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 第4-6章.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关系学 第4-6章

新世界教育 人际关系学 中山公园分部 第4-6章历年真题非选择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题 4.1.人际关系的结构 4.2.交往主体 4.3.交往对象 4.4.交往手段 4.5.语言手段 4.6.交往情境 4.7.单线式交往 4.8.多线式交往 4.9.人际关系的功能 4.10.社会化 4.11.自我意识 4.12.整体效应 4.13.互补 5.1.经济关系 5.2.生产关系 5.3.交换关系 5.4.消费关系 5.5.政治关系 5.6.道德关系 5.7.社会公德 5.8.职业道德 5.9.法律关系 5.10.宗教关系 5.11.血缘关系 5.12.夫妻关系 5.13.代际关系 5.14.地缘关系 5.15.业缘关系 5.16.趣缘关系 5.17.非对抗关系 5.18.平等型关系 5.19.对立型关系 1 19 第 页 共 页 新世界教育 人际关系学 中山公园分部 5.20.主从型关系 5.21.合作型关系 5.22.竞争型关系 5.23.主从一竞争型 5.24.亲密型关系 5.25.冲突型关系 6.1.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 6.2.生理需要 6.3.健康 6.4.需要 6.5.动机 6.6.兴趣 6.7.理想 6.8.信念 6.9.价值观 6.10.能力 6.11.性格 6.12.自我概念 6.13.社会地位 6.14.职业类别 6.15.知识层次 6.16.交往的频率 6.17.道德 6.18.法律 6.19.社会制度 6.20.群体 6.21.群体规范 6.22.群体压力 答案 4.1.人际关系的结构是指构成人际关系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2.交往主体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交往者。交往主体既是交往活动的发动者,又是交往结果的 首先且直接受益者。 4.3.交往对象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交往主体活动的指向者或接受者。 4.4.交往手段是交往主体为实现自己的交往目的,将自己的活动施加于交往对象而采取的方式或方法。一般来说, 交往的手段可分为语言手段和物质手段两类。 2 19 第 页 共 页 新世界教育 人际关系学 中山公园分部 4.5.语言泛指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一种具有意义的符号,包括有声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和辅助语言。语言 是最主要的交往手段。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主要借助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协调行为。 4.6.交往情境通常表现为交往双方的内在心情,如愉快心情、尴尬局面、和谐气氛、紧张气氛、友好意向、矛盾 冲突等。交往情境实质上是人的外在环境与内在心情的有机统一。交往情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兴趣、 交往行为和交往效果。 4.7.单线式交往是指交往目的、交往对象、交往结果单一的交往。 4.8.多线式交往程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放射式交往,即交往主体出于同一交往目的经过不同的交往路线而达到 同一交往结果。另一种是凝聚式交往,即若干交往主体出于不同的交往目的与同一个交往对象进行交往,从而实 现不同的交往结果。 4.9.人际关系的功能是指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对个人和社会所显示出来的作用。 4.10.社会化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经常使用的概念。人从出生开始便进入社会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适 应社会,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发展自己的社会适应性。社会学将这种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己逐渐适应社会,由 单纯的自然人转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人的社会化。 4.11.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的反映。 4.12.整体效应是指组成群体的所有个体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体作用或效果。 4.13.互补是指群体内部通过人际交往而进行的互相学习或取长补短,从而增强或提高能力的行为。 5.1.经济关系有宏观、微观之分。宏观经济关系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