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课件
*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考点突破 基础整合 热点聚焦 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①商品的需求 、供给 ,导致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 ②商品的需求 、供给 ,导致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 (2)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 ①价值 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决定 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 (1)价值量的决定:是由生产该商品的 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对商品生产者的影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 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反比 低于 提高 缩短 分清变量 劳动生产率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分为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 特别提示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 为基础实行 。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 的影响,围绕 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一般说来,价格 ,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 。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①对 影响较小。 ②对 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①互为替代品:是同向的,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②互补商品:是反向的,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 下降。 价值量 等价交换 供求关系 价值 上升 增加 生活必需品 高档耐用品 变简单强记为切身推理 对于价格变动的影响,简单记忆容易混淆,要学会切身推理,这既是提高应试效果的需要,也是让理论回归生活的宗旨所在。价格影响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是个无休止的过程,要学会连续推理。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 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 产量。 (2)调节 的投入。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减少 增加 生产要素 方法技巧 网络构建 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个规律:价值规律。 2个因素:价格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2个影响: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生活。 3对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价格与价值、价格与供求。 (1)价值与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4)供给与需求;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高频考点 考纲展示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考点一 考点透析 1.影响价格的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也会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变动 其他因素 为了保持供需平衡,国家运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经济 政策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反之,货币升值、物价下跌 纸币 发行量 供求 关系 影响 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供求 市场 形成 价格 价值决 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 阐释 因素 正确分析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1)首先要区分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只有价值、供求关系才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2)间接因素既可能直接影响需求量;也可能直接影响商品生产率,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和供给量。 特别提示 2.稳定物价的措施 (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2)实行正确的汇率政策,调节国内市场商品供给量。 (3)实施合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