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及预警预报设施恢复重建水利史研究所
《汶川特大地震水利抗震志》
第七章 水利工程灾后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水利抗震救灾志编写组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 录
第七章 水利工程灾后重建 - 3 -
7.1总体部署与重建进程 - 3 -
7.1.1重建工作部署与整体安排 - 4 -
7.1.2重建工程的管理与实施 - 5 -
7.2 灾后重建规划 - 7 -
7.2.1 规划编制过程 - 7 -
7.2.2规划总体原则和整体框架 - 8 -
7.2.3规划主要内容 - 9 -
7.3 水库除险加固 - 11 -
7.3.1 紫坪铺水库 - 12 -
7.3.2 武都水库 - 13 -
7.3.3 鲁班水库 - 14 -
7.3.4 中坝水库 - 15 -
7.3.5 黄江水库 - 16 -
7.3.6 李家沟水库 - 17 -
7.3.7 龙王潭水库 - 17 -
7.4 堰塞湖后期整治 - 18 -
7.4.1 唐家山堰塞湖 - 19 -
7.4.2 石板沟堰塞湖 - 20 -
7.4.3 东河口堰塞湖 - 21 -
7.4.4 肖家桥堰塞湖 - 22 -
7.4.5 老虎嘴堰塞湖 - 22 -
7.4.6 老鹰岩堰塞湖 - 23 -
7.4.7 嘉陵江堰塞湖 - 23 -
7.5 堤防工程恢复重建 - 24 -
7.5.1 茂县堤防工程 - 25 -
7.5.2 彭州堤防工程 - 25 -
7.5.3 漾水河堤防工程 - 26 -
7.6 水文及预警预报设施恢复重建 - 28 -
7.6.1 水文设施重建规划 - 28 -
7.6.2 水文设施重建实施 - 29 -
7.6.3 山洪防汛预警设施 - 34 -
7.7农村水利设施 - 44 -
7.7.1 灌区恢复与重建 - 44 -
7.7.2 都江堰灌区 - 45 -
7.7.3 武都引水灌区 - 49 -
7.7.4 绵竹市官宋硼堰灌区 - 49 -
7.7.5 石门水库灌区 - 50 -
7.7.6 宝鸡峡引渭灌区 - 52 -
7.7.8 伏镇灌区 - 53 -
7.7.9 杨家坝水库中型灌区 - 53 -
7.7.10 微型水利工程恢复与重建 - 57 -
7.7.11 农村水电设施恢复与重建 - 59 -
7.8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监测设施 - 62 -
7.8.1 水土保持重建规划 - 62 -
7.8.2 汶川水土保持 - 65 -
7.8.3 北川水土保持 - 66 -
7.8.4 水资源监测设施恢复与重建 - 67 -
第七章 水利工程灾后重建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根据国务院对地震灾后重建总体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用三年时间使区防洪减灾基础设施、供水保障基础设施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能力恢复到灾前水平;区水土流失治理,区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异址迁建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基础设施支撑。水利灾后重建分个阶段第一阶段第阶段是水利基础设施重建水利恢复到震前水平。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监测设施根据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区防洪减灾基础设施、供水保障基础设施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能力恢复到灾前水平;加强区水土流失治理,保障区水生态环境安全;配套建设异址迁建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水利基础设施,提供水利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利灾后重建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确保防洪度汛和群众水利基础设施抢险;第二阶段是确保水利支撑能力恢复到震前水平水利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水利部与受灾省充分沟通协商,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和《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为依据,形成了水利基础设施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范围、主要任务和组织形式等意见,提出并向国务院报送了《汶川地震水利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和《汶川地震水利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大纲》。科学评估,全面规划受损水利设施突出问题,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规划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水利支撑条件出发,针对水利设施震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水利规划成果,结合水利工程特点,在论证的基础上对规划区水利基础设施的灾后重建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充分考虑为规划区经济社会提供必要水利基础保障的同时,统筹考虑水利基础设施的恢复完善和具体工程的调整布局,统筹考虑水利工程自身安全和满足基本运行维护需求;按照“先应急,后重建;先除险,后完善;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以防洪安全、群众饮水安全等为重点,优先恢复重建关系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的水利设施,统筹考虑对规划区灾后重建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水利设施。注重衔接,创新机制做好灾后重建与现有各类水利规划任务的相互衔接,震损水利设施灾后重建与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相互衔接,水利灾后重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