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例: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教材分析:《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如何运用沉浮原理制造小船和“潜艇”等;教材分为4个课时教学探究,使学生在一系列的科学体验活动中建立起有关沉和浮的基本知识结构。
课程分析(背景):本课是小学《科学》三下《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通过对不同物体在水中沉浮状态的观察,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物体体积大小、重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主要活动过程由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对影响物体沉浮因素提出假说、验证三个活动组成。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沉浮与物体的关系的前概念。教材中的设计完成这一目标是有四个活动组成的: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思考和讨论。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重量相同的物体,小的容易沉、大的容易浮。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过近一年的科学课的训练,他们初步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一下科学的操作习惯。但是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教师应该先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和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市场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同体积的几种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沉、浮,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2)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归因研究的对比实验过程,亲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理——验证”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过程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兴趣;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量筒,量筒里放了一样东西,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在不使量筒倒下的情况下,把量筒里的东西取出来吗?
生1:可以用筷子夹!
生2:教室里没有筷子啊。
生3:把量筒打碎就可以了!
(许多学生反驳:那量筒就没用了,不行不行。)
生4:教室里有水,可以把水倒进量筒里,看看它能不能浮起来!
师: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我们来试试。(请一位学生上台将水倒入量筒)
生:浮起来了!是乒乓球!
师:那其它东西放在水里会不会也像乒乓球那样呢?
生:不会,有的东西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
师:这儿还有一个墨水瓶盖,你认为它在水里会是浮还是沉呢?
(学生意见出现分歧)
教师演示,分别放在水面和水中,出现不同状态。
师: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
生: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瓶盖直接放在水面,是浮在水面上的。另一种把瓶盖放在水中,它又沉下去了。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合理呢?
(生沉默片刻,小声议论)
生1:第一种方法。
生2:应该是第二种,因为有的瓶盖中间有一部分是空心的,应该把它全部浸在水里,才能看它是沉还是浮。
(许多学生都点着头,同意这种说法)
师:指导学生把物体放入水中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让中学生在联系生活所见的沉浮现象,把研究引入生活。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生合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出假说——设计研究方案——实验探究——验证——得出结论)
1、请学生观察并推测泡沫塑料、塑料方块、木块、塑料球、橡皮筋、回形针、牙签、蜡烛等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将推测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中。
2、检验自己的推测,把推测错和推测对的各放一堆。
3、讨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
生1:我觉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大小有关:大的物体上浮,小的物体下沉。
教师板书)因为刚才的实验中泡沫塑料、木块都很大,它们在水里是上浮的;而螺帽、回形针很小,它们却沉在水里了。
生2:我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应该和它的轻重有关: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
(教师板书)生活中有很多重的东西,像铁、石头都很重,它们在水里都会下沉;木块或树叶很轻,就能浮在水面上。实验中的螺帽很重,就沉在水底了,泡沫塑料和橡皮筋很轻,在水里是上浮的。
师:两位同学讲得很有道理,看来物体的沉浮和轻重、大小真的有关系。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3:我们小组认为物体沉浮和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在实验中塑料方块比螺帽大,可是塑料方块下沉了,螺帽也是下沉的;回形针也比木块小,可是回形针沉在水底,木块却浮在水面上。(请学生上台演示证明)
生4:我们用手掂过每个物体的重量,发现木块比回形针重,可是木块是浮在水面,回形针是沉在水底的。所以我们小组觉得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是没有关系的。(学生上台演示证明)
师:这样看来,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了。那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沉默)……
师:老师这儿有三个乒乓球,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技术规范.docx VIP
- 胃肠疾病的超声诊断答案-2025年度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英文电影赏析(共46张精品课件).ppt VIP
- 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PPT .pptx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整体教学设计.docx
- 坏死性筋膜炎.ppt
-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课件(共13单元)项目8、配置DNS服务器.ppt VIP
- 10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图集.docx
- 一种用随机点尿来评估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量的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