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水分吸收(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 2、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 细胞质基质中有一个大的液泡,叫做 。 水分子为什么能够透过半透膜进行扩散呢? 1、田间一次施用化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A.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 D.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3、北方果树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植物生长; D.果实的形成。 * * * * * * * * 生物组:朱晓丹 云南玉溪第一中学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四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根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根冠 表皮细胞 导管 根毛 一、水分的吸收 实际生活状态下,主要吸水的器官是根,具体区域是哪儿的细胞呢?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根毛细胞) (1)未成熟的植物细胞 没有形成中央 液泡,细胞内有 较多的蛋白质、 淀粉和纤维素等 亲水性物质。 通过吸胀作用吸水 亲水性高低: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实例:干燥的种子、分生区的细胞等 想一想:若将同质量的干燥黄豆种子和小麦种子在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后称重,它们的质量关系如何? 一、水分的吸收 植物细胞结构图(成熟) 中央大液泡 (2)成熟的植物细胞 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一、水分的吸收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管口处密封上鸡蛋膜,往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30%),然后将漏斗颈浸入到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白色棉线标记此时漏斗内的液面高度。 [演示实验] 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改进实验〉 实验与教材上介绍的演示有什么不一样呢? 漏斗内注入盐水或者葡萄糖溶液行吗?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内 液面的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 请想一想,半透膜的两侧分别是什么溶液? 30%的蔗糖溶液 清水 它们之间具有浓度差。 成熟的植物细胞 是一个渗透系统 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细胞液 原生质层 (具一定浓度) 外界溶液 (选择透过性) 浓度差 全透性 [演示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细胞失水 细胞吸水 细胞内途径 细胞外途径 二、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叶 根吸收的水 根的导管 茎 茎的导管 叶的气孔 茎的导管 根毛吸水 1、水分运输 (1)利用: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占吸水量的1%—5%) (2)散失: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份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去,这就是蒸腾作用。 2、水分利用和散失 水分的运输途径 (1)根毛区细胞 ——层层细胞——根导管 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间隙——根导管 (2)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植物体各部位 想一想? 植物体蒸腾作用散失掉这么多的水,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蒸腾作用的意义 1、是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2、促进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 草莓叶片的吐水现象 水分代谢在农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1、盐碱地植物不易成活;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 2、夏季中午气孔关闭 3 、移栽幼苗或扦插枝条要遮荫和去一些叶片 4、移栽幼苗要带土块 5、盐渍食品不易变质 6、注射用生理盐水浓度为0.9%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水分的吸收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植物吸水部位 吸收水分的方式 吸胀吸水 渗透吸水 渗透作用及其发生条件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小结 小练习 归纳总结 一、吸收: 1、吸水器官:根。 2、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毛区表皮细胞 3、吸水方式: a、吸胀吸水:未成熟细胞(无大液泡) b、渗透吸水:成熟细胞(有大液泡) 4、渗透吸水: a、原理:渗透作用 b、条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实例:质壁分离复原 二、运输:通过导管运输 三、利用:吸水量的1%—5% 用于植物新陈代谢 四、散失:1、方式:蒸腾作用 2、意义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