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之马尔库塞.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之马尔库塞

《理性与革命》 《爱欲与文明》 《单向度的人》 《审美之维》 对传播学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主流观点既有继承和发展,又有偏离和独创; 学生运动的导师; 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当代社会的3“M”。 对传播学的影响:社会批判理论 对社会批判理论方法论上的影响——研究社会的方法应多样化 马尔库塞特别注重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给我们观察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这就是,既要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也要注意社会微观研究,要多方面全方位研究。 对社会批判理论内容上的影响——重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新情况、新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主要是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状况。但随着时代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变化,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弊病做了一定的抨击,但由于理论指导的错误,不能也不可能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之路。 对传播学的影响:大众文化理论 大众文化理论——从整合到颠覆 1914《理性与革命》——暗示了其以后批判方向 1941 《现代技术的一些社会学含义》 1. 历史上的一些批判理性; 2. 现代工业与技术理性对批判理性的破坏 ; 3. 技术现身成为其新的认知视角; 1964 《单维人》 1.加强社会控制新形式——技术 2.社会中的人否定思想不存,批判理性不存,产生了“单维人”、 “单维社会” 大众文化观的位移 马尔库塞与霍克海默、阿多诺不同之处在于“政治”:不满足于从书中一直寻找“历史的主题”; 《论解放》中看到大众文化对既存社会、体制、秩序的破坏和颠覆; 大众文化控制与破坏、整合与颠覆对应着马尔库塞的两张脸—阿多诺式马尔库塞、本雅明式马尔库塞 走向美学 从对大众文化首肯走向对高雅文化礼赞,从真实世界走向审美乌托邦。 1.《审美之维》:最终停泊高雅文化 2.文化革命令其失望:历史主体的背叛; 3.大众文化令其失望。 美学成了最后选择 1.艺术可以致力于变革那些能改变世界的人的意识与冲动 ; 2.文学艺术聚集了更多否定性 ; 3.象征着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共同归宿。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 赫伯特.马尔库塞 目录 马尔库塞生平介绍 马尔库塞理论介绍 马尔库塞著作介绍 马尔库塞后世影响 生平简介 赫伯特·马尔库(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20世纪的思想库”。 马尔库塞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3M”。学生运动的导师。 生平简介 思想家不一定会成为行动者,不过,马克思主义强调“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革命的思想家也应该是革命家。但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却基本上是“书斋里的批判家”,从事“象牙塔里的革命。唯一的例外是赫伯特.马尔库塞,他既是卓越的思想家,又随时都在准备走上街头,与他心目中的革命力量肩并肩战斗,为实现乌托邦而奋斗。因此,被人们称为“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生平简介 1917年至1918年,他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但随着李卜克内西 和罗莎·卢森堡被暗杀后,他便退出了该党,此后再也没有参加任何政党。 1922年他拿到弗来堡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回到柏林,售书为生。 1929年他重回弗来堡,在海德格尔指导下写论文。 1933年纳粹政府不允许他完成论文,他加入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随后离开德国。他先前往瑞士,随后前往美国, 1940年获得美国国籍。二战中在美国战略服务办公室工作, 参与分析德国情报。 1952年开始他作为政治理论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授课。 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欧、北美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轰动一时的 “左翼学生造反行动”时,他积极支持青年学生的造反运动。被誉为 “新左派哲学家”、“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 1970年退休。 1979年7月29日,他在赴西德访问和讲学途中,逝世于施塔贝恩克。 单向人性论 1 2 3 4 马尔库斯思想理论综述 社会批判论 艺术救赎论 新革命理论 单向人性论 单向度的人,即使丧失否定、批 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 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 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 的另一种生活。 单面人性是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 义特征的集中表现,也是马尔库 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逻辑起点。 社会批判论 初创时期:1933—1941年是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初创时期。源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基本定调时期:从抽象的“人性原则”出发结合黑格尔的思辨理性方法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