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山教授课例研究龙泉20110107.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小山教授课例研究龙泉20110107

课例研究 成都大学 周小山 教授 前言:当前的教育形势 战略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全面发展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师的素质、动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是全部教育问题的核心。 教师面临的新要求 课程开发力;(从执行取向走向开发取向) 课堂教学创新力;(熟练取向走向反思取向) 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研 集中培训三大问题: 自产强卖,单向灌输,脱离实践; 校本研修三大问题: 情境封闭,资源匮缺,管理随意 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 1、工程化; 2、消闲化; 3、行政化; 4、技术化; 问题的症结 “技术理性”三假设: 1、学术理论可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2、解决办法可以在实际情境之外开发出来,如大学或研究机构; 3、这些办法可以由出版物、训练或行政命令等途径转换为实践者的行动。 推行“研究--开发--应用--推广”的模式。 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 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 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性 --[加] 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 一项调研 教师的需求: 1、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36.7%; 2、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35.7%; 3、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21.6%; 4、专家和优秀教师同自已合作备课、再听课、评课,指导改进;57.7%。 学校课改最大的“瓶颈” “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怎样才能真正熔入教师们的意识深处,成为其日常教学的“惯习”。 “载体研究”的兴起 课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日本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重要手段,称为“授业研究”。 1998年卡内基小组:“教师教育的核心”。 “世界课例研究协会” :“改变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 舒尔曼:“是联结理论与实践,揭示教师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何运用高层决策技能的有效途径”。 目前,课例研究主要有三种模式: 日本的授业研究(课例研究) 香港的课堂学习研究 上海的行动教育。 讨论的主题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 二、课例研究的理论 三、课例研究的方法与意蕴 一、课例与课例研究 课例:课例是一个真实的对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课堂教学中含有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 课例研究:教师集体围绕研究主题,通过对实际学科课堂中的课的设计、观察和反思的循环,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规范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注1:专业发展价值取向。 课例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上好某堂课,更关键的是让老师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以研究的姿态面对教学问题,并付诸于改进的心态与行动,实现经验分享。 重组和提升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本质的理解;知识横纵向联系;教学呈现和设计策略;学生理解主题的相关知识。 注2:散点式教研向长程式教研的发展。 注2:散点式教研向长程式教研发展。 “课例研究”是一个“做课例”的过程,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 注3:团队合作,循环执教,群体诊断。 课例研究是实作式研究,包括教师团队围绕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所做一系列研讨,行动以及对教学问题和教学策略的再现与反思。 注4:针对集体的共同问题。 特定时间段内研究聚焦于一个小问题,小才能深(有目标,主题凝炼)。 注5:发展性和生成性。 课例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典型性和研究策略的适切性,注重学生活动和反应的设计及观察。 自己定主题、裁情节、描关键、寻证据、下结论、做提炼(归纳思维,理性提升) 、撰写课例 注6:课例研究的核心: 基础是自觉的反思; 关键是开放的研究; 核心是有方法地改进 课例研究体现“三关注”: 1、关注课改回归生活课堂,在课堂中教师的观念更新和行为跟进; 2、关注在行动中唤醒教师改革欲望,构建民主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探索的学校文化; 3、关注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意识和反思习惯养成,重构个体经验,丰富实践智慧; 二、课例研究的理论 1、教师学习理论; 2、反思理论; 3、教师的实践理论; 4、行动研究理论; 1、教师学习理论 (1).教师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景学习 斯皮罗: 初级学习:学习要求为复述和再现水平; 高级学习:学习要求为将知识迁移到新情景中去解决问题; “因为不同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