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完整).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完整)

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 公共场所概念 公共场所分类 经公共场所传播常见的疾病 公共场所卫生现状 公共场所法规 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 经营单位自身卫生管理 公共场所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一、公共场所概念: 公共场所是指人群聚集,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社交、休息、娱乐、体育、参观、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 二、公共场所分类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列出公共场所分七类28种 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 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5.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6.商场(店)、书店; 7.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三、经公共场所传播常见的疾病 经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系统疾病:SARS、军团菌病、肺结核、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水痘等; 经接触传播的疾病:红眼病 、皮肤真菌病(脚气、头癣)、重症沙眼、性病等。 四、公共场所卫生现状 当前公共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 管理人员卫生防病工作重视不够,卫生意识薄弱,卫生管理不到位; 上岗从业人员体检率低、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 消毒设施不全,消毒间不专用:堆放杂物、改做厨房或宿舍; 公共用品、用具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 使用的化妆品标识不全、无“索证”资料; 半地下或地下旅馆通风设施不健全,通风不良; 机械通风的单位没有定期对通风系统清洁,造成风管内、散流器积尘等。 五、公共场所法规及国家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1年3月11日卫生部发布实施; 卫生部制定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 《旅店业卫生标准》、《公共浴室卫生标准》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游泳场所卫生标准》《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体育馆卫生标准》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六、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监督依据的法规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公共场所卫生防疫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对管辖内的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核发“卫生许可证”。 监督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指导和协助有关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依据有关规定对违反《条例》有关条款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包括取证照相、录音、录相等。 调查处理公共场所突发的危害健康事故。 七、经营单位自身卫生管理 卫生管理是指生产经营企业内部,所进行的自身卫生管理工作。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危害健康事故发生。 (一)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营业。 经营单位在营业前须到所在地区卫生防疫机构领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送卫生防疫机构审查,经审查、监测合格者,由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要依照许可项目经营,不能超范围经营。 经营时“卫生许可证”要悬挂在店内明显位置。 卫生许可证有效期2年,应在到期前一个月到卫生防疫机构申请办理复验手续。 (二)加强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 有卫生管理组织,有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要有处理结果; 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制度,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相关的法规和卫生要求, 从业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及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整洁,坚持公共用具消毒等方面; 卫生制度要上墙;卫生制度要执行要落实; 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卫生条件,使其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防止危害健康事故发生。 (三)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 健康体检目的: 早期发现并防止通过公共用品和室内空气传播疾病,保护从业人员和顾客的健康。 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应先经过健康体检,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要定期体检,从事美容美发、旅店招待所、游泳场(馆)、洗浴等行业工作的每一年体检一次 。 体检主要检查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凡是患有上述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