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鲁迅引以为知己共产党朋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瞿秋白-鲁迅引以为知己共产党朋友

瞿秋白:鲁迅引以为知己共产党朋友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会后,他因肺病发作留在了上海,直到1934年1月离开。“脱离了政治舞台”的他又开始从事自己中意的读书写作,而更使他感到“最惬意”的是,他得以认识鲁迅,并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 瞿秋白的译本令鲁迅高兴得“不可以言语形容” 关于政治,瞿秋白似乎已开始“厌倦”。那些无休无止的是非功过的纠缠,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幸好现在因病可以避开锋芒,过一段清静的日子。他计划着回到“自己的家——我所愿意干的俄国文学的研究”。 瞿秋白按照地下工作的暗号,很快便与老友茅盾会面。久别重逢,分外高兴,两人有着说不完的话,他高兴地对茅盾说:“我早就想拿起笔写作,只是一直不得机会。现在好了,我也可以从事写作,这是我所乐意做的事情。” 瞿秋白一直想见到鲁迅,他知道茅盾和鲁迅是亲密的朋友,便恳切地对茅盾说:“我读过鲁迅的很多文章,很佩服他的人品和文才。只是一直无以谋面,始终引为憾事。”茅盾知道他的心思,答应有机会一定引见。 瞿秋白在茅盾家见到了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便告诉冯雪峰:“中央已经让我在上海养病,我很想趁此机会重操旧业,翻译一些俄国作品。雪峰同志,你可否给我找个安全僻静的地方?” 冯雪峰费了一番周折,将瞿秋白夫妇安排到福康钱庄少爷谢旦如家住宿。谢旦如既爱好文学,又同情革命,在他家里居住比较安全。这样,由茅盾再由冯雪峰,他和左联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一天,冯雪峰来到鲁迅家,把瞿秋白的情况向他作了通报,鲁迅听后十分振奋:“这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的《莫斯科通讯》,我看过,翻译的文章耐看好看。”他还告诉冯雪峰,由瞿秋白来过问左联的活动,将是一件好事。 鲁迅从日文版本转译过一些俄罗斯文艺理论的文章,他早就想从俄文版本直接翻译,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现在瞿秋白就在上海,由他来接受这件工作,那是最好不过的了。鲁迅对冯雪峰说:“我们就抓住他!要他从原文多翻译这类作品!以他的俄文和中文,确是最适宜的了。” 这年秋天,曹靖华从苏联给鲁迅寄来《铁流》译稿。鲁迅检读译稿,发现序没有译,心中很是不踏实,《铁流》如果没有序,那将是部带有缺憾的著作。鲁迅立即想起瞿秋白,便委托冯雪峰请瞿秋白翻译。瞿秋白接受序文后,很快便流畅地翻译出来,署名史铁儿。鲁迅读后十分满意,他在给曹靖华的信中高度赞扬说:“那译文直到现在为止,是中国翻译史上空前的笔了。”鲁迅还在《〈铁流〉编校后记》中赞赏道:“没有木刻的插图还不要紧,而缺乏一篇好的序文,却实在觉得有些缺憾。幸而,史铁儿竟特地为了这译本而将涅拉陀夫的那篇翻译出来了,将近二万言,确是一篇极重要的文字。” 不久,鲁迅又将俄罗斯作家卢那察尔斯基《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剧本交由瞿秋白,瞿秋白用“易嘉”的笔名将其翻译出来后,先在《北斗》刊载,后又出单行本,鲁迅则补译《作者传略》,并在《后记》中,称赞这篇译文:“注解详明,是一部极可信任的本子。”他还说,在读过译本后,“那时我的高兴,真是所谓不可以言语形容”。 鲁迅曾将日文版《毁灭》转译成中文,并特意让瞿秋白对照俄文本校读。瞿秋白校读后,给鲁迅去了封长信,直接以“敬爱的同志”相称,说:“你译的《毁灭》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他还在信中表述了相见恨晚的朴实感情:“所有这些话,我都这样不客气地说着,这自然是没有礼貌。但是,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这种感觉,使我对于你说话的时候,和对自己说话一样,和自己商量一样。” 鲁迅很高兴地读过这封长信,立即给瞿秋白回信,这封信以《论翻译》为题,发表在《十字街头》上。鲁迅的回信,首以“敬爱的J.K同志”(瞿秋白来信时的署名。——笔者注)相称,信中说:“看见你那关于翻译的信以后,使我非常高兴。”两颗息息相通的心越来越贴近,他们都急切地盼望着能早日会面。 瞿秋白的离开令鲁迅的脸色“庄严而带着忧愁” 1932年初夏的一天,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来到鲁迅家。他们的第一次会面,竟如久别重逢的朋友那样,亲切自然,无拘无束,一点矜持尴尬的表情也没有。他们畅所欲言,从政治谈到文艺,从理论谈到实际,从希腊谈到苏联,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谈得津津有味,妙趣横生。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鲁迅特意准备酒菜,两人又是边饮边谈,似乎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告别。许广平还是在女师大读书时,听过刚从苏联回来的瞿秋白的讲演,现在她所看到的瞿秋白,比以前显得更老成、更成熟,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时是一位英气勃勃的青年宣传鼓动员的模样,而1932年见到的却是剃光了头,圆面孔,沉着稳重,表示出深思熟虑、炉火纯青了的一位百炼成钢的战士,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