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边后方交会法在地勘中应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边后方交会法在地勘中应用

测边后方交会法在地勘中应用摘要:所谓测边后方交会乃沿用测角后方交会的叫法,即未知点上设站,通过测定最少两条测站至已知点的边长来解算未知点坐标的测量方法。本文通过对平时工作的总结来阐述以期对工作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测边后方交会法;精度分析;实例计算 Abstract: The so-called linear-resection is used as resection, unknown point station, to calculate the unknown point coordinates measurement method by length determination of at least two stations to a known poi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ork summary elaborated in order to help the work. Key words: linear-resection method; accuracy analysis; examples 中图分类号:P25 前言 在地质勘查工程测量作业中,特别是在一些历史悠久或废旧矿区开展工组,经常会遇到下列一些情况:1、测区内植被保护的较好,已知控制点间互相通视困难;2、传统测量在矿区所布设的控制网,因考虑图形条件,控制范围,通视等。已知控制点大多位于较高的山上,携带仪器很吃力,或有些点位架设仪器很困难。虽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测绘工作中以得到普遍应用,但由于各作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及林区卫星信号接受等诸多因素,测距仪及全站仪仍不失为常规的测绘仪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常采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边后方交会来测设测站,然后进行工程放样或测量等工作。如图1所示,P点为需求坐标的未知点,A/B两点为已知坐标控制点,在测量作业中只要求PA,,PB通视,AB间可不通视,P点位置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事实上总能找到这样距工程点较近又同时与两个以上已知点通视的合适点位。由于现代使用的测距仪及全站仪测量精度高,计算简单,此方法被普遍采用。若条件允许,可增加第三边作为检核。 两点测边后方交会坐标计算及精度分析 1、坐标计算 测边后方交会一般在待定点上设站,测量测站至两个已知点的边长,即可进行坐标计算。设已知点坐标为A(Xa,Ya)、B(Xb,Yb),待定点坐标为P(Xp,Yp)测量两边长为Sa、Sb,两已知点间距离为So。 (图1) 利用三边求解三角形,计算待定点坐标公式如下: Xp=Xa+(Xb-Xa)×L-(Yb-Ya)×H① Yp=Ya+(Yb-Ya)×L+(Xb-Xa)×H② 其中 ③ ④ 2、精度分析 对③、④式全微分并简化得: 再进行L、H的协方差矩阵计算。同理对Xp、Yp进行全微分,然后协方差矩阵计算可得出P点点位中误差: ⑤ 为全站仪标称精度 公式⑤即为测边后方交会点位精度计算公式,即可与公式①、②进行待定点的坐标与精度计算。 在外业测量过程中为方便计算,可事先在卡西欧fx-5800计算器中编辑坐标计算公式的小程序进行计算,可节省时间进行后续测量工作。 实际算例 某山区加密控制点布设在山上,主要用于碎步测量时作控制点. 如图2,其山区有GPS首级控制点均不通视,而加密控制点与5个GPS首级控制点均通视,距离为1. 0 ~2. 5 km左右. 由于山区地形与树木原因,测角目标不易精确照准,因此采用测边后方交会的方法进行加密控制点的测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分析其精度,在加密控制点上用高精度全站仪TCA2003测量到5 个GPS首级控制点的边长,测2测回,并测量温度和气压,对测量的边长进行改进计算. 下面就加密控制点J8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与分析,对任意2点进行组合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测边后方交会的点位精度分析 J8到已知点位精度 点点号 边长sa / km边长sb /km 交会角γx /km y /km mP /mm T10, T06 2. 158 923 41. 516 216 110°40′26. 2″ 6. 203 689 00. 750 490 6±16. 16 T10, T02 2. 158 923 41. 154 678 862°13′57. 4″ 6. 203 692 00. 750 493 7±3. 20 T10, T04 2. 158 923 41. 736 893 3102°11′18. 5″ 6. 203 693 30. 750 495 0±3.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