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典商述略.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徽州典商述略

明清徽州典商述略 范金民 夏维中 (南京大学历史系) 内容提要:明清时期徽州典商极为活跃,徽典遍布于全国各地,徽典几乎成为典当铺的代名词。徽州典商不但人数 众、活动地域广,而且一人拥有数典数十典、一典资本雄厚的情形也较为突出。徽典往往体现为经营地域集中、家 族经营、世代承继、数业兼营等特点,并且通常是在商业活动中积累起一定的货币财富后才改营典业的。徽典同其 它典铺一样,具有高利贷资本寄生、落后的残忍的和本质一面,但因其数量多、铺本大,取利较其它商帮要低,在 江浙丝、棉产区,徽州典铺资本常常起到了借贷资本的作用,与农家经济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关键词:明清徽州典商活动 一 明清之际,人们动辄以徽州当或徽典来形容典当,徽州当几乎成了典当铺的 代名词,徽州朝奉几乎成了典当掌柜的代名词。天启年间,户科给事中周汝谟奏称:“典铺之 分征有难易,盖冲都大邑,铺本多饶,即百千亦不为厉,僻壤下县,徽商裹足,数金犹难。”1典铺 与徽商紧密相连,徽典与税收多少紧密相连。崇祯年间,江南水旱,地方政府发布《劝徽典分米协 济贫坊贫区平粜谕》和《劝徽典邑里分米平粜乡农疏》等文告,2典铺与徽典视若一体。可以说,在 明代,徽州典商的实力远在其它地域典商之上,在清代,只有活跃在北方的山西典商可以与之匹敌。 3 清末民初的革命党人陈去病说徽州人“质铺几遍郡国”。 苏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是徽州典 商最为集中之地。嘉靖、万历年间,南京当铺之多惊人,据说“不下数千百家”,至少也有“五百 4南京乡绅顾起元说:“典当铺在正德前皆本京人开,今与 家”。这些当铺,主要由徽商和闽商所开。 绸缎铺、盐店,皆为外郡外省富民所据矣。”他甚而愤愤不平道:“诸凡出利之孔,拱手以授外土之 5在徽当和闽当中,又因前者铺本大,占有绝对优势。文学作品动辄以徽州当为例,说明 客居者。” 徽典实力最强。《初刻拍案惊奇》就描写了一个卫姓徽州典商百般昧心取利,短短三年中将陈秀才 典当的千金之产盘剥过去的形象。至清代,南京徽典仍盛。程址祥说:“近来业典者最多徽人。其 6苏州的徽典, 掌柜者,则谓之朝奉。若辈最为势利,观其形容,不啻以官长自居,言之令人痛恨。”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写道:“公子分付亲随家人,同了一伙人,走到徽州当内,认着锦被,正 是原物。”小说中写苏州当铺直称徽州当,可见苏州徽典之多,名气之大。清代徽州当更有名气。《豆 棚闲话》称,“苏州是个货物码头,市井热闹,人烟凑集,开典铺的甚多”,而且三千两银只能开个 7也有的徽商,开典特别多。如金瑞,阊门外的典铺,大约一 小典,至少须万两银子才能像个样子。 8嘉靖时,杭州城乡应募御倭 半是他家的。在杭州,徽商“广开典铺,纵蓄少艾,遂为杭州富人”。 9万历时,当地人总结道:“贫者生业已尽,去为人仆, 的数百人中有不少是“新安之贾于质库者”。 10 富家鬻产,十室而九。由是四境之利归于当铺。” 民利归于当铺,大多归于徽当。入清后,杭州的 徽州典商仍很活跃。清后期新安惟善堂募款,典当行所捐紧随盐、茶、木三业之后,光绪五年有 17 典 152 人,捐款 176 千钱;光绪六年有 19 典 197 人,捐款 204 千钱。11这已是在清末,清前期徽 典之盛可以想见。 江浙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市镇是徽典开张兴旺之地。在常熟,“其阛阓之贾客、典商,多非土著”。 12非为土著,即多系徽商。顺治时,常熟有典商 18 家,多系徽人;康熙二十年,向常熟县吁请禁饬 扰累典铺的典商有 37 家,呈词者就是“徽籍商民”13 。在江阴,清初“质库拥资孳息,大半徽商”。 14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