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人文社科.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绪 论 游戏作为人类社会 的一种活动现象,从小至年幼儿孩的玩 耍打 闹,到壮至成人 的棋牌娱乐,甚至老逾古稀之年 的幽默笑 谈,无不诠释着它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及其独具的魅力。 而游戏在儿童世界中的存在则更为普遍 ,对儿童 的魅力更为独 特 。 从繁华的都市到纯朴的乡村,从绵延的海滨到广袤 的牧场, 从古朴的街巷到雅致 的公园,人们随处随时可看到孩子们在兴 致盎然地做着各式各样的游戏。他们或玩布娃娃,当 “爸爸”、 “妈妈 ”,或捉迷藏玩追逐 ,或装扮“大灰狼 ”演故事 ,或搭积木建 房子 ,或猜谜语 ,或 唱儿歌 ,不一而足 。正是孩子喜欢游戏 ,才使 得无论是在豪华的大商场还是狭僻 的小店铺 ,都始终不忘将那 些花样翻新、大小各异的儿童玩具展列其中,成为吸引孩子的最 大亮点。游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项重要 内容。 追溯人类社会 的历史,儿童 的游戏也 同样普遍存在且源远 流长 。在对世界各地 的村落遗址考古工作 中,人们时常发现那 些小型的、模拟的类似原始人生活用具的最早的儿童玩具 (如小 石斧、小箭头等)。即使在当代犹存的原始民族或部落中,无论 是北极的爱斯基摩人还是西非的潘格威人 ,无论是 中国的鄂温 克人还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 的孩子也都在玩各种各样 的游 戏 。男孩子在玩打仗 ,玩渔猎;女孩 子编小篮子、盖小房子 ,玩树 枝做成的小偶人。史料 中同样不乏关于儿童游戏 的记载。我 国 《史记 孔子世家》 中说:“孔子为儿嬉戏 ,常 陈俎豆 ,设礼容 。”描 第 2 页 述了孔子在孩提时代做学习礼节的嬉戏。 《列女传 母仪》中孟 母三迁的故事,有孟子幼年时玩殡葬、买卖、学礼节的游戏叙述。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则古代儿童游戏,与今天孩子 们所玩 的“过家家”几乎一脉相承:“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 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 日晚必归飨者,尘饭涂羹可 以戏而不 可食也 。”在 多年前的西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 《理 想 国》中记载:“儿童分两 队,玩的蛎壳一面 白,一面黑。玩时,一 儿童丢蛎壳于两 队间,视所 出或 白或黑,一 队逃,一 队追 。”这种 可 以称为“黑 白对抗 ”的游戏十分类似于我 国民间流传的“捉迷 藏 ”游戏 。 古往今来 ,任何时代 ,任何 民族,任何 国家 ,任何地 区,没有 不做游戏 的儿童,没有不喜欢游戏 的儿童。在时间上,游戏 的历 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古老而悠久,它贯串人类社会发展的 整个历史。在空间上,它遍及所有儿童生存的地域。自从有了 儿童就有了游戏 。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与游戏就像 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翅膀。 然而,游戏历史的悠久及其存在的广泛却并不必然导致游 戏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千百年以来,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和社会发展历史条件的局限,游戏一直被认为是与儿童的学习、 成人 的工作相悖 的、不相融的、琐屑的、不重要 的,甚至是消磨时 光浪费生命 的活动 。即使到 了今天 ,也仍然有人说:“游戏有什 么好值得研究的,不就是玩吗 ?”现实中,人们常常将某种不足为 道 的行为斥之为“儿戏 ”。因此,直到人类社会进入 世纪中叶 以后,方开始有人试 图把游戏(尤其是儿童游戏 )作为科学研究 的对象,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游戏研究开始成为人类学、社会 学、美学等领域里的重要课题。以学前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伴随着 自身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更 加关注在人的童年期频频发生和出现的游戏行为。许多心理学 第 3 页 家和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前儿童的游戏,并侧重从游戏是学前 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教育的手段来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 思想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上进行种种尝 试,极大地推动了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发展。 随着研 究方法 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以及认识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