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改性配方及相关资料文献.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BS改性配方及相关资料文献

09塑模631 梅树洋 40ABS改性配方及相关资料文献配方:抗冲击阻燃ABS配方组成(质量份)ABS ? ? ?76.8双(三溴苯氧基)乙烷13.1?四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TBPDO)6.9Sb2O3 ? ? ? ?3.2?相关性能:阻燃性(UL94)3.2V-0;热变性温度87℃。相关资料文献:ABS阻燃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lame Retardant for ABS【作者中文名】申欣; 陈利华;【作者英文名】Shen Xin; Chen Lihua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42; China;【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摘 要:介绍了ABS树脂的结构、性能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ABS的阻燃途径与现阶段ABS阻燃剂的发展状况;指出了ABS阻燃剂的发展趋势。Abstract :The structure, property, and development actual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of ABS resin wereintroduced. The flame retarding methods and flame retardant for ABS were elaborated. Thedevelopment trend of ABS fl ame retardant was pointed out.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阻燃剂;低烟;无毒Key words : ABS; Flame retardant; Low smoke; Non-toxicity中图分类号:TQ323.6文献标识码:AABS树脂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3种单体共聚、介于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之间的热塑性聚合物。其微观结构是聚丁二烯(PB)橡胶微粒分散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连续相中“海岛”型两相结构[1]。图1是ABS断面的电镜照片,黑色是分散相(PB),白色是连续相(SAN)。图1 ABS断面的电镜照片Fig.1 SEM photograph of fracture section of ABSABS树脂兼具PB的韧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聚丙烯腈(PAN)的耐热和化学稳定性及聚苯乙烯(PS)的刚性和光泽性,因而具有耐冲击、耐热、耐低温、耐化学品、易加工成型和表面光泽性好等性能,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纺织、器具和建材等领域[2-3]。ABS树脂最初于1947年由美国橡胶公司(USR)研发成功[2]。近年来,随着电子、电器、汽车、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ABS树脂得到迅猛发展,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而居世界第五位。截至2008年底,世界ABS树脂产能约为890万t/a,产量在774万t/a左右。其中,我国台湾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00万t/a的生产能力列首位,巴斯夫公司以66万t/a的生产能力位居第二,韩国LG公司、英国英力士ABS公司和中国LG宁波公司分别以56万t/a、52万t/a和50万t/a分列第三至五位[4]。我国ABS树脂的研制始于1963年,并于1975年建成国内第一套千吨级ABS树脂生产装置[5]。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引进ABS树脂生产技术,到1990年底,我国ABS树脂生产能力为3.3万t/a,产量仅为1.35万t/a。目前,我国通过原有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及合资三种方式已使ABS树脂生产能力超过226万t/a。其中与LG公司合资兴建的宁波LG甬兴化工有限公司ABS树脂总生产能力已达50万t/a,成为国内最大的ABS树脂生产厂,奇美实业公司镇江厂以48万t/a位于第二位,台塑工业公司以30万t/a位居第三,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以20万t/a名列第四位,吉林石化公司以18万t/a位列第五[4]。1 ABS 阻燃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高分子在现代生活及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高分子材料的火灾危害性越来越重视,对材料的阻燃性和其他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西方发达国家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化均有严格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及其标准。在我国,对高分子材料阻燃化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同大多数高分子材料一样,ABS为可燃性材料(其氧指数仅为22%),着火时燃烧速度快,且产生大量的烟,因此ABS阻燃是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单独使用ABS时阻燃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要添加阻燃剂来改善其阻燃效果,添加阻燃剂会降低ABS的物理力学性能,尤其是制品的冲击性能大幅度下降,而且通常阻燃剂的价格是ABS的2~3倍,使制品的成本提高。开发阻燃性能和力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