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害柳树黄翅缀叶野螟生物学特性.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害柳树黄翅缀叶野螟生物学特性

为害柳树黄翅缀叶野螟生物学特性摘要:黄翅缀叶野螟在我国多有分布,但看见其幼虫的还是很少,因在权威资料中寄主不祥,笔者经室内外观察。发现其危害多种植物的叶片,更喜欢危害沙棘树的叶片,笔者经2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蛹越夏及冬,对沙棘树危害较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一株5年生的沙棘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关键词:柳树;黄翅缀叶野螟;生物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Q96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71-1 黄翅缀叶野螟(Botyodes diniasalis Walker)鳞翅目(Lepidopter)螟蛾总科(Pyraloidea)螟蛾科(Pyralidae)的一种专门危害各种柳树的食叶害虫,2005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在朝阳高速公路引路的沙棘林内发现,部分沙棘被其危害疮痍满目,严重时使树木叶片皆无。该虫危害沙棘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尚无报道。笔者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观察,现将其生物学特性作以报道。 1 研究方法 采用室内外观察,2010年6月份对被害树卫矛进行观察,当时是3龄幼虫,只是在卷曲的叶片内取食,放入养虫盒内进行观察,室内蛹的羽化率在80%;老熟幼虫化蛹率100%。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约13mm。头部褐色,两侧有白条。胸、腹部背面淡黄褐色。下唇须向前伸,末节向下,下面为白色,其余为褐色。前、后翅均为金黄色,散有波状褐色斑纹,外缘有褐色带,前翅中室端部有褐色环状纹,环心白色。 2.2 卵 扁圆形,乳白色,近孵化时黄白色。卵粒排列成鱼鳞状,聚集成块或呈条形。 2.3 幼虫 老熟时体长15~22mm,黄绿色,头部两侧近后缘有一条黑褐色斑纹与胸部两侧的黑褐色斑纹相连,形成一条纵线。体两侧沿气门各有一条浅黄色纵带。 2.4 蛹 长约15mm,淡黄色。蛹体外被一层白色丝织薄茧。 3 生物学特性 3.1 生活史 在朝阳地区每年发生3代,以初孵幼虫在落叶、地被植物及树皮缝中结茧越冬。翌春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羽化后当晚进行交尾,交尾后即刻寻找光滑枝干产卵,以后各代产卵叶背主脉附近。卵期10-12d,幼虫期20-30d。于5月下旬6月上旬完成第一代幼虫生活史;7月初完成第二代幼虫生活史;9月上旬完成第三代幼虫生活史。 3.2 生活习性 在朝阳境内每年发生三代,以初孵幼虫在落叶、地被植物及树皮缝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当杨树发芽展叶后,越冬幼虫开始危害,5月底6月初,幼虫陆续老熟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中旬为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第二代成虫高峰期。在9月中旬第三代成虫高峰期。直到10月上旬初龄幼虫越冬。 成虫白天多隐藏在林间杂草、灌木丛或农作物上,受干扰后起飞,夜间活动。趋光性极强。卵产于叶背面,以中脉两侧最多,成块状或条形,每块有卵50-100粒。幼虫孵出后分散啃食叶表皮,并吐出白色粘液涂于叶面,随后吐丝缀嫩叶呈饺子状,或在叶缘将叶折叠,藏在其中取食。幼虫长大后群集在顶梢吐丝缀叶继续取食,多雨季节最为猖獗,3-5天即可把嫩叶吃光,形成秃梢。7月底8月初,阴天多雨,温度较大,对幼虫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所以8月中旬成虫数量最多,成为全年的最高峰。幼虫极活泼,稍受惊扰,便立即从卷叶内弹跳或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 幼虫每日凌晨3-7时孵化,初孵幼虫灰褐色,孵化后群聚在原地取食卵壳,将卵壳食尽后,渐分散到嫩叶片上。经24h后胴体变棕褐色。初孵幼虫体灰褐色,头壳黄褐色,有光泽。2龄后绿色,胸背有白色条纹;3龄以后幼虫由绿色变为红褐色。1-2龄幼虫取食叶肉,3龄以后幼虫取食全叶。傍晚幼虫取食比白天活跃,1-2龄幼虫取食量较少,4龄后食量渐增;白天取食2cm2叶片, 4-6龄幼虫取食量逐渐增加,每天可取食0.5-1cm2叶片,一头幼虫一个生活史可取食10-15cm2。约20天时体表颜色由绿色渐变锈绿色。3龄幼虫蜕皮后由绿色变浅棕色、4龄淡黄色,幼虫背部的条纹渐退,颜色多样。1-3龄幼虫有绿色伪装色;4龄幼儿头壳有明显的黑褐色斑纹与胸部两侧的黑褐色斑纹相连,形成一条纵线。腹部褐色,气门线明显。幼虫平均每5-7d蜕皮1次,蜕皮前头向地停食不动12-15h,蜕皮约需3-5min。6月下旬幼虫进入4龄以后改在晚间取食,老龄幼虫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1头幼虫1d可取食1cm2叶片,4龄幼虫每d可取食6-10片叶片。6月中旬老熟幼虫卷叶预蛹,预蛹期为72-84h,蛹期16-20d,6月末、7月初成虫羽化。雄成虫比雌成虫早1-2d羽化。雌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交尾后寻找树干、建筑物等光滑的地点产卵。幼虫4龄,约需20-25d,1-3龄平均4~5d,4龄需10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