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温州市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课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VIP

2013年温州市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研讨会课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答案其实来自于教材的表述。 *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必修(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苍南中学 陈庆为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题量 选择 材料 考点1、顺乎世界之潮流 27 3 考点2、新文化运动 24 5 考点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0 2009-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题量 选择 材料 考点1、顺乎世界之潮流 1(09年) 1(12年) 考点2、新文化运动 2(09、11年) 1(09年) 考点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0 0 回顾高考 2009-2012年浙江省高考 考点2 《新文化运动》 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学习要求)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 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温故而知新 ?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旗帜 活动中心 主 要 内 容 前期 梳理知识 ?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 旗 帜 主 要 内 容 前期 梳理知识 后期 五四运动后逐渐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北京大学 1915年。 陈独秀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创办这个杂志? 请推测,以“青年”来命名杂志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前期的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个人求学简历 1915年时 陈独秀 (1879-1942) 清末秀才,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 36岁 李大钊 (1889-1927) 曾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后留学日本,参加过反袁斗争。 26岁 鲁迅 (1881-1936)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影响,后赴日本留学。 34岁 胡适 (1891-1962) 少年在上海求学,后留学美国,是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 24岁 根据表格,概括指出新文化人士的共性。 接受新式教育、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新青年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依据材料,指出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目的是什么? 培育能自觉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奋斗的新青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节选 根据材料指出,新文化人士“拥护德、赛两先生”的原因。 因为新文化人士认为,德、赛两先生已把西洋人从黑暗引导到光明世界;它们也能救治中国社会的黑暗。 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材料四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青年杂志》第一卷第5号 根据材料分析,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对象? 它完全违背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不符,与民主共和不相容。 材料五 1918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依据以上材料分析,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有何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潮流的冲击下, ……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修身课), ……她们甚至还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95页 (2012·上海单科卷·22)“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