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大元一统志 (近人)金毓黻等 辑录 ●目录 零叶(一) 零叶(二) 残本 辑本 考证 附录 ●零叶(一) 世安山记云真人罗公远炼丹于此 唐玉真公主 睿宗第八女与金僊公主皆隶道入蜀居天仓山其后羽化葬于山侧明皇幸蜀开冢视之仅存 冠履今储福宫有铜铸明皇公主二像 吕洞宾 飞云山王氏道院去蒲村镇五里昔有道人过之留题云携笻来此步飞云钱满宾阶绿藓匀江 上同归共谁去不堪回首不逢人以逐句第三字合成吕洞宾来主人觉而异之已失道人所在又绍 兴癸丑道会有道人携凉笠而至会散乃挂笠于壁无挂笠之物而不坠题诗云偶来青帝出蓬莱剑 戟峥嵘徧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识为留一笠莫沈埋 罗公远 甞凿井炼丹于青城山唐玄宗又从学隐遁术而所传不尽玄宗怒斩之后有中使见公远于黑 水道且以蜀当归为寄其后玄宗幸蜀乃悟当归之寄今有罗僊观在储福宫 勾台符 青城山受业丈人观为道士与张俞为诗友自号岷山佚老台符尝自云右执范贤袂左拍薛昌 肩举头傲白日长啸揭青天嚣嚣者安知华夏之内有此佚乐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乎抑我之逸 老子岷山乎 杜光庭 唐僖宗从幸兴元术士陈休复与光庭遇于西县道次于草中掘取一瓢酒与光庭饮之不竭光 庭后隐青城山中蜀王建时号广成先生年八十五而卒人以为尸解云 费孝先 至和中游青城山访一老人村坏其一竹床孝先欲偿之老人曰子且视其上字字云此床某年 某月某日为孝先所坏其数自尔孝先知异乃留师事之老 ●零叶(二) 大元大一统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上进 常州路 支郡 宜兴州 无锡州 亲领 录事司 晋陵县 武进县 建置沿革 禹贡扬州之域毗陵志以为扬之南境于天文为须女之分星纪之次于辰在丑春秋时属吴延 陵季子之采邑也左传哀公二十年吴为越所灭其地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越王无疆伐楚楚大败 之乘胜尽取吴故地东至浙江遂属楚故越绝书谓之淹君城秦始皇二十五年王翦定江南地置会 稽郡其地属焉西汉因之东汉永建四年分会稽为吴郡领县十三而毗陵与焉孙氏有国之初分吴 郡无锡以西为屯田置典农校尉以主之晋平吴分天下为十九州岛岛此属扬州太康二年分吴郡 置毗陵郡其后东海王越子毗食采于毗陵后为石勒所没元帝命少子哀王冲为嗣讳毗因改为晋 陵郡郡及丹徒县悉徙治京口东晋末复还治晋陵宋齐梁陈因之隋开皇三年罢郡置州以县属南 徐州九年省南徐州罢晋陵初置常州大业三年以常州为毗陵郡唐武德三年复改毗陵郡为常州 天宝元年改为晋陵郡干元初复为常州五代史职方考于常州书梁唐属吴晋汉周属南唐宋开宝 八年平江南雍熙四年属江南道至道三年属两浙路熙宁七年分两浙为东西路以常州属浙公元 领晋陵武进无锡宜兴江阴五县绍兴间割出江阴县为军止领县四 国朝至元十三年收附之初因之十四年升为常州路总管府十五年升宜兴县为宜兴府二十 年府废二十一年复置宜兴府并设宜兴县以来属二十八年罢府入县又降江阴路为州来隶元贞 元年升宜兴无锡 ◇残本◇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大元大一统志卷 残本一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均州 ◆均州 古迹 宦迹 人物 僊释 ○古迹 三王城 寰宇记云此乃前汉末王康王常王凤三人所筑各自有一城今遂号为三王城 上庸城 魏略云征北将军申耽曾为此太守晋司马宣王征破之 旧丰利城 寰宇记云在郧乡县西二百四十里元和郡县志云本汉长利县地在长利川故名宋于此侨置 上洛郡后魏改为丰利郡隋立丰利县旧唐志云后魏置丰利郡分锡县置丰利县武德初属上州州 废属均州唐会要同又九域志干德二年废入郧乡 天柱山 在郧县锡义乡山去县二百里之左有一柱峯曰天柱山上有三石门内有飞仙一日三朝 千丈崖 晏公类要云在武当县又有千丈峯 琵琶谷 隋图经云汉水经琵琶谷至沧浪洲沧浪洲即渔父棹歌处也 万户谷 在武当山定心石下中鼻山之东其广容万户故名 定心石 大小有二下临万仞岿然陡绝观者股栗喜事者或立其上以示心术 锡穴 左传楚潘崇伐麋至于锡穴是也 水帘 在武当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