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探究.docVIP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探究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探究湖北省有4970家矿山企业。大型企业22家,中型企业86家,小型企业4862家。矿山面积1095.56km2,采空区面积达267.48km2;尾矿库数量285处,累计积存量11415.7733万吨;固体废物堆放点数量2145处,累计积存量65282.023万吨。 2005年,全省从事矿业活动人员共22.26万人,矿山开采总量12170.55万吨,总产值933185.43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868828.15万元,利润总额83318.12万元。 湖北省已发现的矿种有十一类143种。其中,已有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8种,包括能源矿产5种,黑色金属矿产7种,有色金属矿种11种,贵金属矿产4种,稀有金属矿产7种,稀土金属矿产3种,稀有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5种,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29种,地下水资源2种,它们共有矿产地1406处,形成矿床801个。 湖北省不同类型矿山企业数量为:能源矿产659家、黑色金属矿产71家、有色金属矿产48家、贵金属矿产25家、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31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76家、特种非金属矿产28家、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3932家。 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湖北省矿业活动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主要有:矿山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坑突水)、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侵占土地)、矿业开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水均衡破坏)、矿山废水废渣对环境影响(土壤污染、尾矿库溃坝、水土流失、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四大类。 1.1 矿山地质灾害 (1)崩塌。 湖北省矿山开采引发的崩塌68处,与开采煤矿、磷矿和采石有关,主要分布于夷陵区、兴山县等19个县(市)。崩塌规模最大1440×104m3,最小0.02×104m3。其中,巨型10处、大型28处、中型14处、小型16处,造成328人死亡,伤15人,直接经济损失3398.2万元。 (2)滑坡。 湖北省矿山开采引发的滑坡52处,多发生于采石场、铜矿、煤矿、磷矿矿山,主要分布于南漳县、阳新县、兴山县、黄石市等地。滑坡最大规模1620×104m3,最小规模0.112×104m3。其中,巨型2处、大型3处、中型21处、小型26处。滑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1.3万元,死亡24人。 (3)泥石流。 湖北省泥石流共发生14次,主要为磷矿、铜矿、采石场、绿松石、煤矿等矿山,主要分布于夷陵区、大冶市、郧西县等地。最大规模1160×104m3,最小规模2×104m3。其中,巨型4处、中型10处。 (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井下开采矿山比较普遍存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尤其是煤炭矿山最为严重。主要集中分布于大冶、阳新、鄂州、巴东、建始、咸丰、秭归、竹山、南漳、荆门、应城、通山等地,且主要为煤矿开采区,其次为磷矿、铜矿、铁矿、石膏以及岩盐开采区。 近年来,全省矿山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171处,其中,大型3处、中型25处、小型143处。 依据地面塌陷成因关系,由于井下开采形成大面积采空区诱发地面塌陷129处;由于抽、排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面塌陷42处。 地面塌陷单坑面积最大者为磷矿,即荆襄磷矿朱堡埠矿区,面积达15.5×104m2。 (5)地面沉降。 湖北省发生地面沉降72处,鄂州市最多,达11处,其次是黄石市、宜都市、夷陵区、大冶市和阳新县等地区。地面沉降发生在煤矿的有36处,铁矿18处,磷矿10处,石膏矿、岩盐矿各2处,另在铜矿区发生3处,萤石矿区1处。其中,应城市、大冶市地面沉降面积8.685km2,占全省地面沉降总面积76%。 武钢程潮铁矿在岩溶塌陷产生的同时,伴随有大规模的地面沉降,历年地面沉降总面积达1.5km2。 松宜煤矿地面沉降分布于陈家河、鸽子滩、潭子口、猴子洞、朱家湾、田家坝等井田,面积45.5km2。区内岩溶发育,采矿规模大,以及矿床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位降落均较大,在采矿和地下水综合作用下,地面沉降普遍较发育,其面密度平均为20.14个/km2。 (6)地裂缝。 湖北省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裂缝45条,多为煤矿、磷矿矿山,主要发生于保康县、巴东县、钟祥市、夷陵区等地。其中大型6条,中型7条,小型32条,影响范围89.04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8.59万元。 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7月~2005年3月,发生大型地裂缝2条、小型1条,影响范围6.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桃坪河磷矿),2003年8月20日发生中型地裂缝,影响范围1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7)矿坑突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