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生物是一门创新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的状态,就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思想火花,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学习的课堂气氛
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并在学习中发挥创新精神,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体现思维的创造性,以创新者的姿态投入到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去,给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学习情境。
1.讲好绪论课和课前导言
绪论课上我结合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利用一节课时间向同学们介绍生物学科前沿科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新进展、新发现。把在美国能源部等单位的赞助下,美国课程研究机构从2000年至2006年先后设计了四个相互补充的“基因组,模式,把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宏伟著名的科研项目的必威体育精装版动态和相关内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及创新热情,使学生跟上创新的步伐,为学生的创新打下基础。在导言中,我尽量设计具有新意的问题,如讲遗传规律时,我先让学生们互相观察“舌是否能卷曲”的现象,班内同学进行统计,激发学生们用课上所学内容去解释生活实际中问题的迫切希望,启发创新意识。
2.介绍科学家们科学发现的过程,提供创新的样版
高中课本中涉及很多科学发现史的知识,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DNA分子模型发现、遗传物质发现、克隆羊诞生过程等内容,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获得的结果,而是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从而挖掘科学家们科学发现的思想和科学方法。先设置问题,让学生循着科学发现的思路去思考,如“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节教学中,除书上介绍几个实验外,我还补充了初中课本中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从各实验的问题提出入手,引导学生领会科学家们解决问题的实验过程,讨论结果,并总结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反应式,使同学们了解科学家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也体会出他们创造性地思维的过程,给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典型的样板和范例。
3.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当然与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分不开,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保护学生创新的个性,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课堂中穿插学生的自由讨论,小组讨论等,开阔学生的视野,然后教师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正确结论。师生间建立起亲近融洽的良好关系,形成民主的课堂气氛,便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创新思维
l.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倡独立思考
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一个只知道记忆知识,追随别人的人,永远也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只有书本知识而不会获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和创新的,将成为时代的文盲和庸人,不可能有突破性的成就。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大家多提出问题,不怕问题提得离奇古怪,也不认为学生们爱钻牛角尖,并把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回答。我还利用实验报告册上“实验改进”一栏,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改进实验的想法,求新求异,倡导独立思维。
2.克服思维定型,培养发散思维
发展思维是沿多个方向去探索和发展的思维,生物学科知识中体现着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局部和整体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适应,现象和本质相互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有关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形成发散思维,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去分析思考,拓宽思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象的识别,在学生具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定义和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后,让他们认真分析图象的异同点,总结出图象差异的关键在于染色体的形态。灵活多变是克服思维定型、防止思想僵化而出现思维障碍的先决条件,在平时解决问题时我还利用一题多变的例题,启发学生思路,如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C/T+G=0.4,则在某互补链和整个分子中的A+C/T+G=? 按缄基互补配对原则。分别是2.5和l。若改变一下此题比例关系再问,题目变化为DNA分子的一条链A+T/C+G=0.4,则其互补链上和整个DNA分子中的A+T+/C+G=? 这两个题目形似神离,若基础知识不扎实,思路不灵活,分析不透彻,会得出相同的结果,其实它们的答案是人相径庭的,第二个例子正确答案是O.4和0.4,总之可以通过多方位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敞思维,为创新力形成打一卜基础。
三、创新能力的训练
1.教给提出问题的方法
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教学中不仅经常鼓励学生人胆质疑,不唯书,不唯上,更重视启发学生进行全面、周密、严谨的、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并教给学生提山问题的方法,如“对不对”、“是什么”、“还有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