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重订通俗伤寒论 清 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 后序 前哲徐洄溪曰。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故仲景之书有二。《伤 寒论》治时病之法也。《金匮要略》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 》中来。则伤寒乃病中之第一症。而学医者之第一功夫也。俞东扶曰。伤寒为大病。治法 为最繁。必熟读仲景书。再遍读后贤诸书。临症方有把握。仲景书为叔和编次。或有差 误。而聊摄注解。殊觉稳当。续注者。张卿子王三阳唐不岩沈亮宸张兼善张隐 林北海诸 人。总不越其范围。程扶生《经注》尤为明白易晓。然亦不敢直指原文之错误。自方程喻 三家。各以已意布置。而仲景原文。从此遂无定局。至柯氏来苏集始放胆删改。而以方名 编次。又是一局。徐灵胎《伤寒类方》实宗其式。然予细绎柯氏删改处。万不及《医宗金 伤寒论》之精当。先刊仲景原文。另立正误存疑二篇。应改者注小字于旁。可删者摘诸条 于后。是非判然。智愚皆晓。他如江西舒诏《伤寒集注》大半斥为伪撰。并取数方。痛加 诋毁。别拟方以换之。以视汪琥将阴阳二候。分为二编。各补后贤之方。其意均欲使初学 人不泥古方以害人。而汪犹拘谨。舒则放纵矣。惟吴绶蕴要节 《六书》王宇泰《伤寒准 绳张路玉伤寒绪论》俱有裨于后人。即有功于仲景。 合二家之说观之。仲景《伤寒论》为千古用方之祖。且其阐明医理。尤为中国至精之 本。惜其书难免错简。必参观后贤诸书。核对互勘。始有头绪。阅周 之读伤寒论法。颇 有见地。爰节述其说曰。《伤寒》非奇症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据其所见。笔之 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根据书而病也。读者须每读一段。即设一病者于此。以 揣其病机治法。而后借证于书。不得专在文本上安排。总之读《伤寒论》只当涵泳白文。 注家虽有数十。以予所见二十余种。皆不免穿鉴附会。言似新奇。莫能见之行事。鄙见只 当分作四会。曰伤寒初起本证治法。曰伤寒初起兼证治法。曰伤寒日久化寒。并误治化寒 证治。曰伤寒日久化热。并误治化热证治。其霍乱、风湿、食复、劳复。以杂症附之。再 参之陶节 书。及各家论温热书。互相考证。庶于读书有条理。而临证亦可有径途矣。盖 经脉部位。与夫形层表里浅深之事。固不可不讲。而究不可过执也。着力乃在气化上推 求。不得专在部位上拘泥。此书在唐以前。已非一本。其章节离合。本无深意。论中叙 证。有极简者。有极繁者。有方证不合者。有上下文义不贯者。经设身处境。实在难以遵 行。安知非错简说简耶。读者只应各就本文思量。不必牵扯上下文。积久自能融会贯通。 此真善读伤寒论之活法也。 前清《俞根初》先生。在干嘉之间。盛行四五十年。着《通俗伤寒论》十二卷。第一 编第一章、勘伤寒要诀。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二编病理诊断。第三章、表里寒热。第四 章、气血虚实。第五章、伤寒诊法。第六章、伤寒脉舌。第三编证治各论。第七章、伤寒 本症。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章、伤寒坏症。第十一章、伤寒复 证。第四编调理诸法。第十二章、瘥后调理法。其辨析诸症。颇为明晰。其条列治法。温 寒互用。补泻兼施。亦无偏主一格之弊。方方切用。法法通灵。其定方宗旨。谓古方不能 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全在一片灵机。对症发药。庶病伤寒者真有豸 乎。善夫俞惺齐先生有言曰。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善读书斯 善治病。非读死书之谓也。用古法须用今方。非执板方之谓也。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 书。譬之井田对建。周礼周官。不可以治汉唐之天下也。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譬之 五言七律。 体宫词。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颂也。俞氏此着。劝求古训。博采众法。加以临 证多年。经验丰富。故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多发前人所未发。一洗阴阳五行之繁文。 真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也。学人诚能从此书切实研求。广为探索。则历代伤寒名家。 皆堪尚友矣。兼臣研究之余。略附臆说于后。阅者谅之。 公元一九一六年丙辰四月望 何廉臣印岩识于绍城卧龙山麓之宣化坊 前序 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先任 波而负盛名者。曰俞根初。行三。凡男妇老少就 诊者。统称俞三先生。日诊百数十人。一时大名鼎鼎。妇孺咸知。其学识折衷仲景。参用 朱氏南阳方氏中行陶氏节 吴氏又可张氏景岳。其立方。不出辛散、透发、和解、凉泻、 温补等五法。其断病。若者七日愈。若者十四日愈。若者二十一日愈。 十有九验。就诊者奉之如神明。内子胡患伤寒。延聘者三。次诊病即有转机。三诊热 退神清。能饮稀粥。自用调养法而痊。从此成为知己。赴安镇诊病毕。即来晤谈。对余 曰。勘伤寒证。全凭胆识。望形察色。辨舌诊脉。在乎识。选药制方。定量减味。在乎 胆。必先有定识于平时。乃能有定见于俄顷。然临证断病。必须眼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