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嫩江流域原始石器中的砍砸器.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嫩江流域原始石器中的砍砸器.doc

浅析嫩江流域原始石器中的砍砸器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东北地区嫩江流域原始石器的代表器型之一――砍砸器进行研究。运用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从材质、用途、加工方法三个方面为研究切入点对嫩江流域原始石器中的砍砸器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特征。对深入挖掘东北原始美术的历史面貌和地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完善我国原始美术的区域发展和历史演变做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嫩江流域;砍砸器;材质;用途;加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68 ― 02   嫩江是黑龙江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孕育东北地域文化的古老沃土。嫩江上游是大兴安岭,河流中卵石砂砾密布;中游是山地到平原的过渡段,两岸低山丘陵间有逊克等玉髓燧石产地;嫩江下游是松嫩平原,江道蜿蜒河网密布,多产优质玛瑙玉髓原石。河流湿地是早期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环境基础,嫩江流域7000年前就已有人类踪迹。沿岸发掘出大量石器,主要器型有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挖挑器、切割器、尖状器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石核、石叶及石片。本文就以嫩江流域原始石器中的砍砸器为核心,分析其材质、具体器型、加工方法、用途以及价值等。   一、砍砸器的材质   嫩江地域砍砸器的材质以砾石和玉髓为主。砾石硬度不高不易于精细加工,中原的原始石器之所以器型较大且质地较粗糙原因如此。但嫩江沿岸的砾石硬度较高(有黄蜡石的特征),故所制石器较为坚挺。嫩江流域的砍砸器在材质方面最具特色的是玛瑙,不但十分实用而且审美价值也很大,是嫩江流域原始美术的代表。玉髓的石质比砾石细腻但透明度不及玛瑙。   砾石。本地的砾石因更偏向于隐晶质,硬度远比一般的砾石(鹅卵石的原石)要高得多,颜色有白、褐、淡黄、灰等。在嫩江流域出土大量砾石制的砍砸器,相比较于其他石器型体较大,如成人手掌大小,大于手掌大小的也有不少。这其中,斧型砍砸器是主要代表。其器型一般都是上厚下薄,上窄下宽。嫩江地域的斧型砍砸器大多表面风化腐蚀严重,是长期留存在盐碱浅河滩,盐碱水沁和风化交替侵蚀造成的,其表面灰白且多小孔。   玉髓。又名燧石、石髓,有蜡质光,表面光滑润泽。嫩江流域的砍砸器材质中玉髓的比例最高,本地玉髓中有红玉髓、黄玉髓、绿玉髓、姜黄石、墨玉等。墨玉质的石器不透明,有橄榄绿、墨色、深红等色,嫩江本地对此俗称“绿鸡肝”“红鸡肝”。玉髓硬度高,加工困难,出土的玉髓质砍砸器仍然棱角分明,十分锋利。而且此类砍砸器往往还兼以多种色泽,十分可人,这样的兼色多以红、黄、绿三种颜色为主,对材料色彩丰富性的关注体现了嫩江流域先人最初审美意识的萌发。   二、砍砸器的用途   砍砸器的体量有别,体量大的十分厚重且棱角分明,单手难以持握。体量小的大不过手掌,但边缘同样十分锋利。嫩江流域的砾石多为细砾石,其与玉髓一样皆因密度大而较重,砍砸效果较好。其用途也较为多样化,一般都是一器多用。   劈砍。边缘宽长,棱角较锋利的就很适合砍东西,比如图一,器型很薄,边缘锋利。可以用于砍较粗的树木以及在树干上砍削树枝、砍砸骨头等。   敲砸。嫩江流域河道纵横,故原始文化以渔猎为主,敲砸蚌壳是生活常见劳动。嫩江河蚌大如碗,砍砸器便是相对以敲砸为主要用途的砍砸器。   内蒙古突泉县位于嫩江流域下游的支流,出土于此的砍砸器,多有器型独特。其中一类器型独特,如UFO飞碟一般,造型十分规整,中间厚,四周薄,四周边缘有刃口但较钝。其材质是较粗糙的玉髓。不但可以手持敲砸,更适合抛掷,是兼狩猎和武器于一身的综合体。   锥刺。保存至今,其尖端多有破损(也很可能是当初长时间使用自然磨损的)虽然其棱角都已经磨平,但是都可以推断其当初新加工时的形状,此类砍砸器的前端往往有一尖角。一般意义上的砍砸器受材质所限,其尖角多很快即磨损甚至折断。而嫩江地域的砍砸器其尖角往往都较为锐利,这个尖角就有着“刺穿”的作用。   三、加工方法   嫩江流域砍砸器的加工方法主要有打击法和碰砧法两种,其中打击法中又包括比较粗糙的摔击法和相对细致的锤击法。打击法一般用于细砾石或质地相对疏松的玉髓加工,而碰砧法因为手法细致而一般用于加工质地致密的玉髓甚至是玛瑙。   (一)打击法   1.摔击法:把选好的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另一块石头投掷出去摔击放在地上的石料,以此打出所需要的石块。或者直接把选好的石料向地面已经摆放好的石头上摔击,此时事先摆放在地上的石头就起到了后世砧石砧板的作用。摔击法的加工过程中随机性很大,可能出现锋利的刃口,也可能会出现锋利的尖端,并且摔下来的石片往往有其他用途。大体量器型就是用摔击法制作而成的。这种方法最为简单,大多不经过二次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   2.锤击法。也叫砸击法,一般针对质地较为疏松的细砾石或玉髓,或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