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春花科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探究
报春花科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探究摘要:报春花科植物中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甾醇类、有机酸类、醌类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低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促进大鼠胆汁分泌,减少胆色素结石的成石率,免疫调节功能等。本文对报春花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报春花科;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07-0063-03
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Primulaceae Plants
HUANG Xian-li1, WANG Xiao-jing1*, LIU Lu-man2
(1.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250062, China; 2.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City Linyi 276005)
Abstract: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rimulaceae plants are mainly flavonoids, terpenoids, sterols, organic acids, quinines, etc. These plants have effects of lowering serum uric acid level in mice, promoting bile secretion in rats, reducing bile pigment stones formation rate, immune regul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Primulaceae pla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Primulaceae plants; chemical constituent;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报春花科(Primulaceae)属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很少呈亚灌木状。报春花科约22属800种,广布全球,但主产北半球温带;中国产12属约500 种,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以西南山区为多,西北、华北平原及沿海地区较少;四川、云南西部、西藏东部是报春花属、点地梅属、独花报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单种属羽叶点地梅属为中国的特有属。
报春花科以盛产观赏植物而著称,部分种类亦供药用。报春花属、仙客来属的大多数种类为庭园和盆栽花卉;灵香草全草含芳香油,可提炼香精,用作加工烟草及化妆品的香料;细梗香草、过路黄、临时救、矮桃(又名珍珠菜)、点地梅等均为民间常用草药。
1化学成分
报春花科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同时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甾醇、醌、长链烷烃等化合物。
1.1黄酮类成分
王宇杰等[1]从金钱草中得到山萘酚、山萘酚3-O-β-D-吡喃葡糖苷、山萘酚3-O-α-L-鼠李糖-(1→6)-β-D-吡喃葡糖苷、山萘酚3-O-α-L-鼠李糖(1→2)-β-D-吡喃葡糖苷、槲皮素。
杨念云等[2]从金钱草中得到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山萘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黄芪苷(astragalin)、三叶豆苷(trifolin)、金丝桃苷(hyperin)、蒙花苷(linarin)、橙皮苷(hesperidin)、异鼠李素-3-O-β-D-刺槐双糖苷(isorhamnetin-robinobioside)、山萘酚-3-O-β-D-刺槐双糖苷(kaempferol-robino-bioside)、芦丁(rutin)、新西兰牡荆苷22(vicenin22)。
黄新安等[3]从星宿菜95 %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得到异鼠李黄素,山萘奈酚和槲皮素等。
田景奎等[4,5]对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报道了黄连花全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从细梗香草全草的极性部分分离得到的3个黄酮苷即槲皮素-3-O-(2,6-α-L-二吡喃鼠李糖基)-β-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