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握新闻评论中语用倾向
把握新闻评论中语用倾向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语言运用,当然需要正确地使用语法。因为正确地使用语法,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方便读者正确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准确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也取决于作品具体的语境——它包括作品内部的语境,即“上下文”;以及作品外部的语境,即作者与读者所共同拥有的与作品相关的事实、知识背景。它还取决于在长期的语言使用(写作)和理解之中,作者与读者共有的某种“默契”。这是新闻评论写作在语言使用方面更为微妙之处,需要仔细观察、揣摩。其中的规律性,也需要实证研究。
2012年4月间,为保卫我国渔民和宣示我国对南海黄岩岛的主权,我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紧张对峙。人民日报海外版有一篇评论《解决南海问题不能只靠一手》涉及对形势发展的判断。其中第二段的语句关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黄岩岛海域出现中菲舰船对峙的局面,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但事情走到今天这一步,既标志着持续不断的紧张在升级,也可能意味着推动紧张缓解会出现转机。事实上,有很多边界冲突和纠纷都是在碰撞与摩擦之后,才开始逐步缓解并获得解决的。①
这很短的一段只有三句话,其间的关系却耐人寻味。其中第一句话表达态度;第二句话涉及判断;第三句话则为第二句话提供依据。显然,第二句话表达的是观点。
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于:第二句话是以“并列”的句式(“既……也……”)表达了对局势发展的完全不同的可能性的判断。而紧跟着第二句话的第三句话,作为事实性陈述,则只为第二句话中提到的第二种可能(“转机”)提供依据。
这是为什么呢?它暗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倾向和认识倾向呢?它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当天的评论课堂上,一位女生谈到她的理解。她认为:
从评论的标题来看,这篇文章是着重于谈解决南海问题的“另一手”的。前面一手可能是对峙;而“另一手”,应该就是第二句话谈到的后面一种可能性——即谋求缓解紧张局势,寻求转机的可能的措施。所以,在这一段的第三句话就侧重只提供与“另一手”相关的材料。
而一位男同学则直接把第二句话的含义概括为:在两国关系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往往有转机的出现。
尽管在课堂上,我只给同学们展示了这一段。但从全文看,他们的理解是准确的。也就是说,作者在第二段虽然用并列句式似乎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判断,但作者的倾向,或者说全文的线索,还是被这两位同学准确地预测到了。这是成功的传播,而这种默契正是评论写作应该把握到的层面。它反映了运用材料的微妙之处。
那位男生后来在笔者的博客上谈了他对那一句话的感受:
关键就在于“既”和“又”的句式似乎在一些情境,比如下文有对其中一方的支持时,有顺序轻重的微妙差别。我觉得,“又”重于“既”。这两种可能性的叙述只是一种侧重其一的论述,但是又不能舍弃另一个的原因了。我之所以觉得“转机”是作者的论点,而不只是陈述可能性的体会,就是因为觉得作者罗列两面,重在其后,而前一种可能性更多的是要树立文章全面考虑的思维形象。
显然,他是在谈到自己的一种阅读经验,即他的“语感”。那么,这种“语感”是否可靠,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在几天之后,环球时报的社评《从朝鲜到巴基斯坦,沟通的困局》中,出现了一段与上文使用情况几乎相同的表达:
对新发展战略打击能力的国家,外界一方面要尽力劝阻、反对,另一方面也要探究它们形成这种不顾一切愿望的原因。只有消除它们的战略不安与劝阻同时进行,才有可能形成持久的效果,缓解地区紧张。
显然,与《解决南海问题不能只靠一手》的那一段一样,在这一段中,对于语法上并列的两种选择,作者在紧跟着的一句中只为后一种选择提供了根据。通读全文,这篇文章的论点果然是强调后一种选择的。那位同学的“语感”似乎得到了验证。
然而,从具体的、个别现象中感受到的语言倾向,毕竟难以得出普遍性的结论。那么,怎么办呢?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没有其他讨巧的办法,只有通过较大样本的量化研究。因为从个别到一般,本质上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样本越大,可靠性越大。
以胡适研究古文中“吾”“我”——两个在今天看来完全是同义词——的差别为例:章太炎因为看到《庄子》中有《庄子》“今者吾丧我”一句,由此得出结论:“吾”“我”两词为“同训互举”。但胡适却对这个结论表示怀疑,“因检《论语》中用吾我两字之句凡百余条,旁及他书,得数百条,参伍比较,乃知古人用此两字分别甚严。而太炎先生所谓同训互举者,非也。”②
显然,胡适从数百个包含着“吾”“我”两词的古文案例得出的结论,自然比章太炎从一句话中得出的结论更靠得住。
其实,这种从大量的使用实例中发现语言含义的方法,与语言本身的一种规律暗合,它被当代语言学者概括为“语用频率效应”。它指的是:因词语及句式在语用中出现次数的多寡而对语言的意义、结构等产生不同影响。”③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理性研究.doc
- 我国物价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oc
-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问题探究.doc
-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保护中小投资者过程中问题及对策探究.doc
- 我国物联网产业化优势及其可持续发展政策探析.doc
- 我国环境化学污染物对健康影响及探究方向.doc
- 我国环境管制-自主创新及FDI内含技术水平提升.doc
-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doc
- 我国现代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之解析.doc
- 我国现行委托审计制度弊端及对策.doc
- 2024年中国螺纹管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UV阻挡型覆铜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硫代硫酸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丝光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一自由度肌电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控制调节仪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儿童马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级过滤沙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遥控式高压电子驱鸟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多业务光纤传输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方案.docx VIP
-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doc
- 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
- 通化(2009)1008-VI 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内接触悬挂安装图(单线双箱运输,绝缘锚段关节).pdf
- 工商管理大学课程设计民营企业职工培训管理.doc VIP
- 一种电力营销用智慧稽查数字化平台及系统.pdf VIP
- 矿建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
- 会计涉税分录.pdf VIP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pdf VIP
-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3单元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