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寒冷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寒冷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摘 要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与西替利嗪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2名患者随机分为咪唑斯汀与西替利嗪组,两组在服药前和服药后1周、2周、4周对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进行评分,依此评价疗效。结果:咪唑斯汀组服药1周时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4周后维持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效果满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咪唑斯汀 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物理性荨麻疹,通常在暴露于寒冷环境后发生,表现为限局的或广泛的风团;严重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甚至伴发低血压。传统H1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差,不良反应大。为了比较新型抗组胺药物--咪唑斯汀与西替利嗪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我们自2004年11月~2005年3月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病例的选择:入选者为2004年11月~2005年3月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年龄16~60岁,其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30.6岁;平均病程5~6个月(4~42个月);入选者治疗前均为冰块试验阳性。所有入选者在治疗前1个月内未应用过长效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多苷);治疗前7天内未应用过其他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无严重心、肺、肝、肾、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LL]排除继发性获得性或不典型寒冷性荨麻疹、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正在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治疗者和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亦应排除。
治疗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咪唑斯汀(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皿治林)10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10mg,每日1次。分别在服药前、服药后1周、服药后2周及4周对发生的瘙痒及风团大小进行观察、评分和记录。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的总积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下降指数分4级来评估疗效。计算公式和标准如下:症状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大于或等于80%。②良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80%。③有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大于0且小于30%。④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等于0(无变化或加重)。以显效和良效的患者百分数为总有效率。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2、3、4。
不良反应:整个试验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仅咪唑斯汀组有1例患者服药后有轻度嗜睡、无力,不影响继续治疗。
讨 论
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IgE或IgM介导,发作时伴有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嗜酸性细胞及嗜中性细胞趋化因子,激肽和5-羟色胺等介质[1]。咪唑斯汀属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第2代抗组胺药物。其药理作用包括:①对组胺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及支气管痉挛有抑制作用;②抑制抗原诱导的组胺释放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皮肤炎症,抑制5-脂氧合酶活性,减少白三烯的产生,抑制中性粒细胞迁徙、被动皮肤过敏、支气管痉挛及休克。具有抗过敏及抗炎症介质的双重作用[2,3,4]。本试验表明咪唑斯汀的双重作用在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时,起效快,停药后维持作用持久,可有效地控制症状,安全可靠,易为患者接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DUBERTRET L,LEYNADIERMF.MURRIETAAGLTTES M.Effect of mizolastine (M) vs placebo in acquired cold induced urticaria (ACIU).The cold stimulation time test.Allergy,1998,53(43):67
2 陈志强,徐文严.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咪唑斯汀.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2):154-156
3 吴国勤,金岗,李明,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研究.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3):181-183
4 林彤,孙建芳.咪唑斯汀的双重作用及临床应用.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28(J):274-276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