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沉没》谈板块构造.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日本沉没》谈板块构造

从《日本沉没》谈板块构造2006年夏天,日本摄制的故事片《日本沉没》在世界各地公映。这是一部充满忧患意识的灾难大片,讲述的是一位日本地质学家,在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发现处在太平洋板块上的日本列岛,在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将在380天内沉入太平洋,最终被挤压到地球深处。日本列岛将要沉没的消息不径而走,造成人们的极大恐慌,开始大逃亡,纷纷涌向朝鲜半岛、中国、俄罗斯、北美等国家。在危难中,这位地质学家利用自己发明的深海钻探船,潜入4000米水深的大洋底部,在太平洋板块上连续打眼钻井,装进高性能炸药,然后引爆,阻止了太平洋板块继续下沉,挽救了日本。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在上个世纪的1973年,已经摄制过《日本沉没》,第二次重拍《日本沉没》是在1995年,今年夏天的《日本沉没》是日本的第三次老片新拍,可见在日本民族文化里,有着非常忧患和强烈的灾难意识。 在《日本沉没》故事中,板块构造理论和大洋钻探计划的基本事实,支撑了整个故事的剧情发展。那末,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呢?板块构造理论又是如何产生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20世纪初的一个人物――魏格纳说起。魏格纳1880年出生于德国柏林,曾在海德堡接受大学教育。大学毕业后,进入汉堡海洋气象台气象研究室工作。他的博士论文是天文学方面的,他的志向是考察格陵兰。从魏格纳受教育的背景看,似乎和地质学不相干,然而,这位气象学家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 早在1903年,23岁的魏格纳就开始注意研究大陆在地球表面可能产生横向移动的问题。1912年,他首次提出大陆可以发生横向移动的观点。1915年,他出版了《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述了他的大陆漂移理论。大陆漂移说在欧洲独树一帜,向传统的大陆固定说挑战。一时间,魏格纳成了这场论战的核心人物。魏格纳指出,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存在令人吃惊的吻合度。如果不用海岸线而用大陆坡,这种吻合就非常完美了。在非洲和南美之间,虽然隔着大西洋,但这两地都能找到相同的古代岩层和化石。如果把这两块大陆拼在一起,本来是一体的古代岩层就完美无缺了。 尽管魏格纳提出了众多大陆漂移的实例,但是,他始终无法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他所提出的证据,很容易遭到对手的否定,以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如果搞地质专业的人被认定是大陆漂移的拥护者,那么他几乎就无法找到工作。1930年,魏格纳在第三次前往格陵兰进行冰川与气候考察时不幸身亡,他的大陆漂移说也被无情地冷冻和封存起来了。 让大陆漂移说得以复活的第一人是美国地质学家赫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前,赫斯就一直关注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那场大陆“漂移说”与“固定说”的大辩论。二战爆发后,赫斯被应征入伍,担任一艘驱逐舰的舰长,航行于大西洋、太平洋上,为盟军商船护航。残酷的战事未能阻止赫斯对科学的探求和思索,他利用舰上的声纳设备,对洋底地貌、地质进行探测,获得了许多地质资料。战后他回到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所工作,把带回来的海洋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于1946年首次描述了太平洋海底平顶海山的地质特征。1963年,赫斯发表了关于“海底扩张论”的报告。他认为,洋中脊是生成新洋壳的地方。熔岩等物质在洋中脊处向外喷涌,使洋脊轴的地方产生对应漂移的张力,洋壳板块产生漂移性的“分裂”;而远离洋中脊板块的边沿部分,由于自身密度大,被挤压向下俯冲。形象地说,大洋海盆就像洗脸盆,盆底由于扩张的作用,不断更新,而海盆四周则基本不变。 海底扩张理论的观点,被英国剑桥大学的瓦因和马修斯从事的古地磁磁场研究所证实。同时,也被当时世界各大洋深海钻探计划取得的大洋底岩芯样品所证实。洋中脊是洋壳最年轻的地方,离洋中脊越远,越是古老。测得的最古老的洋底年龄不超过1.8亿年。显然,1.8亿年和海洋的40多亿年年龄相比,洋底要年轻多了。所以有人说“古老的海洋,年轻的洋底。” 赫斯的海底扩张说使人们开始反省和审视当初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理论的客观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终于取得共识,为大陆漂移理论平反,那位埋葬于格陵兰冰川下的魏格纳的远见卓识受到了地学界的一致推崇。 然而,海底扩张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无法解释陆地板块的活动机理,因为陆地不存在海底扩张问题。到1970年前后,法国地质学家卡扎菲――“大陆板块”。原先杂乱无章的各种信息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他很快完成了一篇关于“板块构造”的论文。1968年5月,这篇论文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上。之后,各国的地质学家,从不同领域和方向进一步证明大陆板块学说的客观性。渐渐地,大陆板块构造说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并将这一学说运用到了许多领域:如地震、海啸、探矿、火山喷发等方面。 板块构造理论把魏格纳最初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和后来赫斯提出的海底扩张理论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按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