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的目的和意义-Read.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程序设计的目的和意义-Read

一、程序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地籍测量程序设计旨在通过用VC++语言编写测量学中的一些基本计算公式的程序,巩固和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测量在地籍测量中运用,加深对地籍测量的理解和掌握。 二、程序设计的内容 针对本次地籍测量程序设计,我编写以下4个测量计算公式: 高斯投影坐标的正、反算; 平面坐标的正、反算。 三、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思路 (一) 程序设计的原理 我编写的两个测量计算公式程序的原理都是依据测量学书本上的基本计算公式。 1、高斯投影坐标的正反算 正算(依据《大地测量学基础》 孔祥元编著,P 167): 反算(依据《大地测量学基础》 孔祥元编著,P 169): 但是反算的计算机编程实现是根据反算的电算公式(依据《大地测量学基础》 孔祥元编著,P 176)。 2、平面坐标的正反算(依据《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P180) (1)正算 如图1所示,设A为已知点,B为未知点,当点A坐标(XA,YA)、A点至B点的水平距离S和坐标方位角β均为已知时,可求得B点的坐标(XB,YB)。 XB=XA+Scosβ YB=YA+Ssinβ 坐标增量: △X= Scosβ △Y= Ssinβ 图1 (2)反算 设A、B两已知点的坐标分别为(XA,YA)和(XB,YB),则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β和水平距离S为: β= 上式反三角函数计算坐标方位角,不论用三角函数表或一般的计算器,只能得到象限角,此时,可根据坐标增量的正负,按上面“坐标增量的正负号”表决定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再按下表将象限角换算为坐标方位角 象限 关系 象限 关系 Ⅰ α=R Ⅲ α=180°+R Ⅱ α=180°-R Ⅳ α=360°-R (二) 程序设计的思路 本程序要求有友好的用户界面,故我设计的程序都是在对话框应用程序的基础上按照上面的测量公式的原理进行编写的。 一般都是首先建立主对话框界面,然后一次建立各个子对话框,通过点击主对话框的按钮调用子对话框,从而在各个子对话框实现不同的功能。对于每个子对话框的实现,首先根据需要输入输出的数据添加各个子控件及对其添加成员变量,然后在成员函数中依据测量计算公式编写实现算法。 四、程序编写的步骤 由于篇幅限制以及四个子程序的编写步骤大致相同,故这里只是详细给出高斯投影坐标正算的编写步骤。 1、首先建立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框架,然后在上面添加命令按钮,如图2所示。 图2 2、新建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对话框,并且添加相应的成员变量。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对话框的设计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3、对“清除”按钮添加消息处理函数,使其能清除输入对话框的数据,其代码如下: 4、对“计算”按钮添加消息处理函数,使其实现坐标正算的功能,其代码如下: 5、在添加其他代码后,就实现了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功能,然后对于后面的3个子程序也可按其相同的方法实现其功能,他们的对话框截图如下: 图4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 图5 平面坐标正算 图6 平面坐标反算 五、程序设计结果分析与总结 1、程序设计结果分析 为了检核编写的程序的正确性,在完成程序编写后都将已知数据代入程序中计算,然后和正确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均正确。 2、程序设计总结 理论必须付诸于实践,只有亲身实践过才能真正掌握,这是我通过这次实习得到的启示。 在以前只是利用现成的测量软件进行相关计算,没有很重视算法的程序实现,通过这次程序设计我才感受到测量公式的编写的不易,从根本上理解了公式。同时,对于地籍测量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对以后的实践会更加有益。 地籍测量程序设计报告 3 / 5 void Czuobiaozhengsuan::Onjisuan() { //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UpdateData(); double angle; //方位角角度 double fangle; // 方位角弧度 double fSina, fCosa; //正弦、余弦值 angle = m_deg + m_min/60.0 + m_sec/3600.0; fangle = RADIAN(angle); //角度转换成弧度 fSina = sin(fangle); // 计算旋转角度的正弦 fCosa = cos(fangle); // 计算旋转角度的余弦 m_zX = m_bianchang * fCosa; //计算x坐标增量 m_zY = m_bianchang * fSina; //计算y坐标增量 m_Xb = m_Xa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