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以跨越为特征的边缘性学科 ,其学科建设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篇1 浅谈比较文学与新闻的“真实”
【摘 要】文学的真实性突出的是艺术性,是属于艺术范畴内的真实,有着艺术本身原则性的规律;而新闻的真实性是实事求是的真实发生的事件,不经过任何方式的加工的,纯现实性的事件。二者的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有共同之处,但各自有着只属于自身的真实性原则。
【关键词】比较文学;新闻;真实性
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艺术性,有唯美性。新闻可以是文学的来源之处,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变成优秀的文学作品。此作品根据文学的内在尺度修改润色是对真实存在的新闻事实的超越,用唯美的手法揭示社会生活,是读者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此受到启迪,这就是文学的真实性的体现。
而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报道真真切切发生的事件,不存在什么主观的修饰法,只是客观的再现事件的过程。为此,作为文学创作者和新闻从业者的职责在短时间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但其最终的目的是有共同之处的。
新闻的真实性的具体含义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
这个要求看上去很简单,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很复杂。这种复杂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每时每刻变化着的世界之中选择及其有限的事件用以公开传播;二是对选择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择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这里有个主次,轻重,缓急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过程中,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于是,同一事件,不同的传媒,报道出来的新闻可能会大相径庭,但谁都会宣称自己的新闻是唯一真实的。
文学创作中的真实性是作家对对象世界的理解,反映和阐释,只要合情合理,他的作品就会具有“真实性”的品格;而具有“真实性”品格的作品,能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并且因其与“善”,“美”相统一而为之所吸引,所感动,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真”是文学审美追求的基础。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 [1]
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有些即为新闻事件)都是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原形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境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艺术真实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文学创作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做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诚然,所谓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个十分丰富的概念可以分出许多层次,并且由于创作主体的个性不同,其认识和感悟的侧面及其深广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的体现方式,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历史事实,但其对三国时代的战乱的场面的描绘并非真如史实。
而是三分虚假七分真实的比例予以生发,改造,夸张,夸饰,变形的表现――“拥刘反曹”为主体意识的封建正统观念与劳动大众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混合所渗透。正如列宁说的,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2]因此,用历史的眼光,发现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遂成为文学创作的“价值”要求而为艺术家和美学家所看重。
文学的真实性是“假定的真实”这是由于文学既然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搬照抄,作家就必然会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出发,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予以重组,变形及再塑。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一切文艺的共同特征。曹禺的《雷雨》让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发生在两个场合及一昼夜之内,冲突又那么集中而强烈,这并非现实生活的常态,然而正是这种假定性的情境,使它成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都市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的真实缩影。可见,假定性情境是艺术真实呈现的基本方式,是文学反映生活本质这一求“真”价值取向存在的普遍形态。因此,鲁迅说,艺术是“假中见真”的。[3]当然,“假中见真”的艺术效应,建立在它们符合事理逻辑或者符合情感逻辑的基础上,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理八年上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交通教育安全教案.docx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设计管理制度.docx VIP
- 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孔雀东南飞》之挖空训练答案.doc VIP
- 2020市域网格化治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docx
- 异位妊娠小讲课PPT.pptx VIP
-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片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详解.pdf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RHEL7.4CentOS7.4)电子教案.docx VIP
-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pdf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部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